饶平县樟溪镇生态资源富集、农业基础扎实、特色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樟溪镇在镇村美、资源活、产业兴等方面重点发力,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这里是樟溪镇柘林村的古树公园,绿油油的草地、高大粗壮的古树、宁静古朴的小路,构成了美丽的乡村景致。公园里的枫香树更是树形优美,撑起了一片浓荫,吸引了村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饶平县樟溪镇柘林村村民:现在打造得环境很好,特别是古树有挂牌保护,草地现在很平整,有空的话村民就到这里来冲茶,今年还吸引了很多游客来游玩。
樟溪镇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古树公园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公园从去年开始建设,今年4月竣工。

饶平县樟溪镇党委副书记 郑克瀚:柘林村古树公园是围绕百年古树打造的山体公园,我们优化了古树的周边环境,完善了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休闲步道,将园内200年树龄的枫香树和百年榕树、米槠、红椎等串珠成链,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让“绿色文物”重新焕发光彩,也让群众畅享绿美新生活。
镇村环境焕新的同时,樟溪镇努力盘活土地资源,让荒地变宝地。烈火村将零碎农田流转之后,如今已基本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这处由“巴掌田”整合成的“连片田”里,一株株稻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


元飞种植场负责人 张鹏飞:这片农田面积大约130亩,原来是撂荒地,全部是人口田。2023年10月,在樟溪镇政府的帮助协调下进行流转,流转后成片。上省“三资”平台之后由元飞种植场经营,平整成一片,周边道路就是政府投入的。现在是种植双季水稻和冬种蔬菜,一年三造,全程用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施肥。每年的收入包括两造水稻和冬种,每亩有五六千元。
樟溪镇自2022年起开始推行“小田并大田”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唤醒“沉睡”土地,走出“碎地生金”的新路子。


饶平县樟溪镇党委副书记 郑克瀚:镇领导班子带队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出闲置、撂荒土地及分散农田7500亩,引导各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入户动员农户将闲置土地流转出来,由种植大户统一承租。再通过完善“水、路、储、销”等配套服务,统筹各项涉农资金约1000万元建设灌溉排水沟渠、灌溉泵站等配套设施,推进农田基建。目前已整合农田资源共计4300亩,去年粮食产量较2022年增加约5800吨。
樟溪镇还大力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在四罗村的肉鸽养殖基地,各种自动化设施派上用场,为鸽子的繁育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广东鍪山组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林承辉:这里现在是一条龙的,包括种鸽的选育、孵化、销售。樟溪镇政府有请科技特派员定期来基地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我们现在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三个基地年出栏差不多100万羽,销售是以潮汕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主。


樟溪镇表示,将锚定今年上半年在全县率先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抓好六大攻坚行动,巩固深化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和省级典型镇村打造成效。

饶平县樟溪镇党委副书记 郑克瀚:力促圩镇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更优,同时也将继续盘活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发展新动能,让樟溪镇的发展更有“精度”、更具“活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