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饶平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个三”工作部署,聚焦“三线”涉及部门多、施工内容杂、投入普遍大、长效管护难等难点堵点问题,以联饶镇山门村等为试点,按照“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多方联动、建管结合”“四个坚持”工作思路,做好“藏”字文章,探索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三线”整治新路径。目前,全县已累计整治“三线”线路1079.5公里。
饶平县坚持规划先行,扎实开展各村调研摸底工作,全面摸清各村通信用户底数和“三线”总体布局情况,科学制订各村“三线”整治工作方案和施工分区图,做到整治范围、整治任务、整治责任“三个明确”;同时,厘清“三线”整治工作思路,创新“三级管网”分类推进思路,确定各主体单位工作明细,确保“三线”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以“应下尽下,能避则避,可藏就藏”为原则,我县因地制宜做好弱电线主路由规划,灵活采取入地、捆套、剪除等多种模式相结合方式实施弱电线整治,以及“一户一表箱”、拆杆上墙等方式推进强电线整治。针对能下地的主干道线缆、池塘周边“三线”问题及房前屋后、巷道等节点分类施策,全方位开展“三线”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镇容村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联饶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黄景烽:我镇坚持规划先行,全面开展调研摸底工作,科学制订三线”整治工作方案和施工分区图,创新“三级管网”分类建设思路,同步清理废线、废杆。同时,秉承“应下尽下,能避则避,可藏就藏”原则,对不同节点的“蜘蛛网”分类进行整治,灵活采用顶管、开挖、吊线、钉槽、捆绑等多种方式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实现“三线”线路整齐美观、协调统一。
此外,饶平县坚持多方联动,建立“县镇村+运营商+施工队”会商协作机制,落实镇工作人员会同第三方监理每日到场跟进,锚定“分片包干”工作思路,采取“同步进场,交叉施工”方式,做好区域共用线槽、管道布设及各自线缆设备安装工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联饶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黄景烽:我镇深入实施“两个提前”协作机制,运营商提前告知施工范围,村干部提前做通住户思想工作,争取群众支持。为减少各方资金投入,我镇建立“镇村出一点、国企助一点、私企帮一点”的资金保障机制,并精准控制工程造价,充分利用原有光纤箱、电视光缆等设备,最大限度降低整治成本。
坚持“建管并举”长效管护机制是推动“三线”整治长效化的关键。为此,我县建立健全“三线”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压实村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并整治“三线”新增乱象问题,全力防范私拉乱拉“三线”行为。同时,将“三线”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党群共建积分超市内容,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共同守护和美乡村“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