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西棉湖:全力打造古镇复兴“揭阳样板”)
揭西县棉湖镇,这座粤东的 “千载商埠”、潮汕经济与文化重镇,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深厚的历史底蕴。1996年,该镇获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区南门里片区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区内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老街以及明清传统建筑,都是其辉煌过往的见证。如今,棉湖镇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为牵引,以 “百千万工程” 深入实施为契机,全力打造古镇复兴的 “揭阳样板”。
棉湖镇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为牵引,打造古镇复兴的“揭阳样板”。图为该镇解放路。
01
规划与投入双轮驱动,破除发展困境
棉湖镇深知规划对于发展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县镇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南门里片区保护改造专班。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征求棉湖本土贤达才俊的意见,因地制宜确定了 “文旅商贸融合” 的发展路径,将解放路老街保护活化作为突破点,规划建设南门里旅游景区,为古镇发展指明方向。
为破解资金与资源瓶颈,棉湖镇探索出 “1+1+N+X” 投入机制:政府主导投入3300万元专项债资金用于解放路老街改造,秉持 “修旧如旧” 理念,还原老街传统 “骑楼” 风貌;引入中铁建投资1.5亿元参与沿江路南门里特色街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景区建设提速;棉湖外出热心企业家积极反哺家乡,如京广线缆集团负责人慷慨捐资超3000万元完成南门大街升级改造;此外,群众也踊跃捐资投工,修复云湖古桥等,凝聚了多方发展合力。
02
资源活化与环境优化并行,激发古镇活力
棉湖镇借助解放路、南门大街改造契机,成立 “强镇富村” 公司,整合盘活周边低效闲置资源,包括县级资产132处、镇村资产52处,实现资产增值,推动沿街铺面租金上涨,公产房出租率提高。同时,拓展多元经营模式,涉足导游服务、直播带货等领域,实现 “资产盘活-收益反哺” 的良性循环。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棉湖镇简化审批流程、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企业服务,吸引电商领域外出乡亲回乡投资1.45亿元建设百欣电商产业园,填补揭西县电商产业空白。该产业园示范带动效应显著,近两年来招引项目40个,协议投资总额65.25亿元,2024年市场主体净增1793户,重塑 “以商兴城、以城聚商” 格局。
另外,棉湖镇切实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税收增量共享机制和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干部奖励待遇挂钩机制,2024年税收超任务完成,获得增量财力支持,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促进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03
业态植入与流量赋能共进,打造文旅融合标杆
棉湖镇创新 “美食 + 非遗 + 旅游” 融合模式,在保留21家老字号商铺的基础上,引入多种特色业态。18家移动小木屋摊贩、23家特色小吃商户、6家非遗文化展馆入驻街区,打造了充满潮风客韵的休闲体验地,吸引大量游客到访。2024年国庆和2025年春节期间,解放路游客量屡创新高,特色商铺营业额可观,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棉湖镇还借助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非遗和特色文艺演出活动,并通过融媒体矩阵线上直播,吸引大量线上关注。独特的古镇风貌还吸引了众多摄制组前来取景拍摄,承办的体育赛事亮相央视,累计总传播量破千万,古镇知名度不断提升。
04
精细管理与全域整治协同,提升古镇品质
棉湖镇成立南门里旅游景区管理处和警务室,统筹景区日常管理、安全保障和游客服务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和市场秩序管控,做好节假日商品价格管控,引导商户诚信经营,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与此同时,按照 “重点攻坚 + 全域提升” 思路,棉湖镇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在景区、国省道沿线等地新增植树3.38万株;实施道路改建及微改造项目,统筹 “六乱” 整治与卫生治理,使镇域风貌焕然一新;聚焦核心区域,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公路景观提升和景区规划建设,打造生态廊道和综合展示窗口,展现省 “百千万工程” 典型镇的良好形象。
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棉湖镇成功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为牵引,在古镇复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接下来,棉湖镇将继续深化发展,让千年古镇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我市其他地区的古镇复兴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