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惠波 刘婵
根据近期监测数据显示,我县已进入流感高发期,以甲型H3N2占优势毒株。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场所人员密集,极易成为流感病毒传播的“放大器”,引发聚集性疫情。
为何这些场所风险高?
一、学校/托幼机构:儿童和学生免疫系统仍在发育,卫生意识相对薄弱,近距离接触频繁,病毒极易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快速传播,造成师生感染,并可能将病毒带入家庭和社区。
二、养老院:老年人是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该人群常伴有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感染后更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防控措施怎么做?
一、学校及托幼机构
1.严格执行晨午(晚)检:落实学生和幼儿的健康监测,发现发热(≥38℃)、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者,应立即为其佩戴口罩,并通知家长接回及时就医。务必遵从医嘱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学。
2.强化因病缺勤追踪:详细记录学生缺勤原因,一旦发现流感聚集性疫情(如一个班多人出现相似症状),须立即向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3.保持环境清洁:每日对教室、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进行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对门把手、玩具、桌椅、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
4.开展健康知识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给老师与家长的建议】
老师:以身作则,关注自身与学生健康,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家长:做好家庭健康守护者,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应果断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主动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构筑免疫屏障。
二、养老机构
1.实行“严防输入”管理:严格访客管理制度,所有人员进入前应测量体温、佩戴口罩、进行规范手部消毒。谢绝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访客探视。对新入住老人及返院员工进行健康筛查。
2.加强内部健康监测:每日为所有老人和工作人员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病例,立即单间隔离,并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同时报告疾控机构。
3.优化内部环境与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环境消毒。合理搭配膳食,鼓励身体状况允许的老人进行适度锻炼,增强抵抗力。
【给工作人员与家属的建议】
工作人员:在服务不同老人前后,务必严格执行手卫生。自身出现流感症状应立即休假,避免接触老人。
家属:理解并配合机构的防控规定,可多采用视频通话等“云探视”方式关怀老人,共同守护养老院这片“安全区”。
及时接种疫苗,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第一道防线。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居住人员及员工;
5.孕妇;
6.6~59月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防控流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家属都是这场“健康保卫战”的关键参与者。让我们携手行动,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共同为我们最需要呵护的孩子和长辈,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