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敏
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新课标要求,助力教师精准把握苏教版小学数学二、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教学策略,7月11日,邵阳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2025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顺利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的254名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路径。其中,由邵东市李丽名师工作室名师、邵东市城区第四完全小学教师杨燎燎执教的苏教版新教材培训示范课《倍的认识》,以其别具匠心的设计、扎实有效的互动,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赢得了参训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图为工作室名师杨燎燎在邵阳市2025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小学数学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上示范课
此次培训紧扣苏教版教材改版核心要点,特别邀请了江苏省邳州市教师发展中心聂艳军老师进行深度解读。聂老师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的讲座中明确指出,苏教版新教材将《倍的认识》调整至二年级下册,并从乘法的视角来揭示“倍”的概念。而杨燎燎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对新教材这一理念的有力践行。
杨燎燎老师深谙新课标“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核心要求,精心构建了“小青蛙探索社团”这一趣味主线。课堂上,他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跳棋组、飞行棋组的情境,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的实践操作中,自主地建构起“倍”的概念。这种将抽象数学概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逐步理解知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图为工作室名师杨燎燎在邵阳市2025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小学数学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上示范课
在课堂中,杨燎燎老师还巧妙设计了对比辨析活动。学生们通过操作圆片,能够清晰地分辨出“2的3倍”与“3的2倍”的本质差异,深刻理解“每份数”与“份数”的角色转换。接着,通过“增一组”“减一组”的变式练习,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倍数动态关系的认知,成功突破了“1倍即自身”这一教学中的思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最终自然地引导学生生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倍即求几个几”的乘法模型,实现了从概念理解到应用落地的完美跨越。
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曾毅老师对这节示范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这节示范课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可感可操作的活动,为低年级“数与代数”领域教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充分彰显了苏教版新教材“以生为本,素养导向”的编写理念。
本次培训采用了“专题讲座+无生示范课”的模式,杨燎燎老师的《倍的认识》无生教学,与邵阳市资江学校简海艳老师执教的《认识乘法》无生课堂一同聚焦低年级教学难点,为参训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课堂实践范本。杨燎燎老师的这节示范课,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思维,更让参训教师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新教材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为他们今后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