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艺蓓 王思遥
7月8日下午,绥宁县选调生“绿洲红星”宣讲团与湖南师大法学院维权协会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村部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堂以“校地携手话振兴,青春聚力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以上党课、分享会、座谈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基层实践、调研方法、青年成长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话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绿洲红星”宣讲团在关峡苗族乡插柳村开展宣讲活动)
活动伊始,插柳村党总支书记王利志致开幕辞。他盛情欢迎湖南师范大学师生莅临,系统阐述了插柳村的基本村情与发展现状,并殷切期冀通过此次交流深化校地协同,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智力资源与创新活力。
党课铸魂:红色基因激扬青春使命
宣讲团成员贺雪佳以贺炳炎将军“硬骨头”精神为开篇引题,为在场学子呈现了一堂立意深远、内容鲜活的“湘村微党课”。在党课中,不仅有全国人大代表胡美娥与稻禾农业创始人黄超结合自身在基层的躬耕实践与深刻体悟,生动讲述了党的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鲜活案例,深刻阐释了青年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的时代使命与历史担当,有力激发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宏图伟业的澎湃热情。
(宣讲团成员贺雪佳为实践团成员讲党课)
薪火相传:实战箴言指引基层深耕
在经验分享环节,宣讲团成员张艺蓓以“过来人”身份倾囊相授其宝贵的基层工作心路历程与实战智慧。她详细介绍了在基层工作一年以来的心得体会,与同学们畅谈在工作里的感受和收获。针对“三下乡”团队正在开展的调研活动,张艺蓓学姐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几点中肯建议:一要“沉下去”,真正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二要“善观察”,注重细节,从细微处发现真问题;三要“勤思考”,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有价值的思考;四要“重转化”,努力让调研成果服务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她的分享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接地气的实践指南。
(宣讲团成员张艺蓓作经验分享)
调研精进:方法论筑基实践赋能
在提升调研能力环节,宣讲团成员廖承庆聚焦“如何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进行了专题分享。他援引典型案例,从选题立意、框架搭建、数据收集与分析、问题挖掘、对策建议的提出以及报告撰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等方面,系统传授了精要经验与核心技巧。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本次分享干货满满,尤其是案例分析部分,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土地纠纷调研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方法论框架。”
(宣讲团成员廖承庆就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开展专题分享)
围炉共话:思想碰撞弥合代际鸿沟
(座谈研讨现场)
在座谈研讨环节,选调生们与法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围炉共话”。双方围绕青年学子普遍关切的未来职业抉择、学业生涯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践融通等议题,展开了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选调生们结合各自的成长轨迹与基层淬炼体悟,逐一回应了同学们关于“选调生现实困境”“新闻稿撰写精要”“基层工作中破除村民信任壁垒之道”等具体问题,并提供了极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宝贵意见。双方畅抒己见,在智慧交锋与思想共鸣中弥合了代际距离,深化了理解互信。
成效卓著:共期未来深化协同创新
本次座谈会为高校学子深入了解基层、学习实践经验搭建了桥梁,也为选调生分享心得、反哺青年成长提供了平台。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务实,交流坦诚深入,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均表示,期待未来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人才培养、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方面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