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星 袁熠烽 何英旗
7月3日至7月7日,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葵湘阳,青春筑梦”携爱志愿服务团在指导老师刘罗博士的带领下,陈胜昔、张婕等10名本科生和袁熠烽等3名研究生志愿者前往雁峰区岳屏镇东湖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于7日下午圆满收官。结束仪式上,志愿者们挥舞着亲手绘制的团队旗帜,与村民代表齐声高唱《那些花儿》,激昂的歌声在村会议室久久回荡,为这场充满专业深度与青春温度的实践画上动人句号。
(图1志愿团与村民合照)
发挥心理专业特色,深度关怀浸润童心。团队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特长,为乡村儿童带来特色心理关怀活动。“房树人绘画”“心灵信箱”等特色心理活动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内心世界,“心理兴趣课堂”则通过精心设计的趣味游戏和团体心理辅导形式,有效提升了儿童的专注力、情绪管理能力与合作精神,在轻松氛围中播撒心理健康种子。
(图2房树人绘画)
(图3心理兴趣课堂)
(图4团辅DIY旗帜)
精准聚焦儿童成长,专业课程筑牢安全基石。针对乡村儿童成长需求,志愿者们开设了“校园欺凌预防”“科学儿童性教育”“暑期防溺水安全”等关键主题课程。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手偶演示等生动形式,有效提升了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避险能力。
(图5防溺水教育)
巧手慧心激发创造,故事滋养想象翅膀。在激发潜能与艺术熏陶方面,团队同样用心。“巧手生花”剪纸手工课让孩子们在彩纸的折叠、剪裁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锻炼。“故事会”点燃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每日的作业辅导为孩子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业支持,切实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获得广泛赞誉。
(图6手工活动合影)
(图7儿童手工展)
(图8作业辅导)
情暖银龄传承薪火,光影定格乡村温情。志愿者们带着敬意与温暖,深入老党员和高龄老人家中开展“慰问老党员”活动。他们不仅送上精心准备的剪纸窗花、手写对联等心意礼物,更用心聆听老党员讲述峥嵘岁月的奋斗故事,在交流中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公益摄影”活动则为老人们定格下珍贵的幸福瞬间,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在镜头中绽放,不仅记录了乡村长者的精神风貌,更传递了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
(图9慰问老党员)
(图10公益摄影)
歌声嘹亮结硕果,双向奔赴启新程。在结束仪式上,团队深情回顾了五天来的实践历程与丰硕成果。当承载着团队智慧与情感的DIY旗帜在会场展开,全体志愿者与村民代表共同唱响《那些花儿》时,嘹亮的歌声与热烈的掌声汇聚成激动人心的乐章,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东湖村相关负责人在仪式上高度评价了团队的辛勤付出与专业素养,盛赞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陪伴,更以专业和热情为东湖村的振兴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图11结束仪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他们以专业为犁,以青春为种,深耕于东湖村的沃土,在服务“一老一小”中诠释了教育的力量与温度,在赋能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图12结束仪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