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李婷
当我们谈论健康时,常常关注身体的病痛与不适。然而,“心”,才是健康的真正源头与主宰。尤其对步入银龄的长辈而言,心灵的安宁、情绪的舒畅,往往比身体的指标更能决定晚年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中医自古强调“形神合一”“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的情绪波动会直接损伤五脏气血,成为百病之源。孤独、焦虑、失落、恐惧……这些无形的“心”伤,可能正悄悄影响着我们身边长者的健康。
值此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之际,我们诚挚发出倡议并付诸行动:关爱老年健康,从“心”开始!让我们用理解、陪伴和中医的智慧,共同为长者的心灵注入温暖与力量。
中医视角下的“养心”之道
识“心”之困:银龄常见的心绪挑战
“空巢”之忧:子女远行,家中空寂,孤独感如影随形。
“无用”之虑:身体机能下降,担心成为负担,价值感失落。
“病痛”之惧:对慢性疾病、衰老、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沟通”之难:与子女、时代存在代沟,情感表达不畅。
中医解读:这些情绪长期郁结,易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烦躁、失眠、胁胀)、“心脾两虚”(表现为心悸、健忘、食欲差)、“心神失养”(表现为焦虑不安、易惊) 等证候,进而诱发或加重躯体疾病。
中医“养心”智慧:调和情志,安神定志
关爱长者的“心”,需要家人、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洞口县中医医院结合中医特色,为您支招:
家人陪伴,情暖最是良药 (疏肝解郁)
“常回家看看”胜千金:
再忙,也请多抽时间回家,耐心倾听他们的“唠叨”,分享生活趣事。一通电话、一段视频,也能传递牵挂。
赋予价值感:
请长辈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家庭决策(如:照顾孙辈、择菜、给花草浇水),真诚感谢他们的付出,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
鼓励社交:
支持他们走出家门,与老友相聚聊天,参与社区活动(如:老年大学、广场舞、棋牌),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中医调养,安神定志有妙方 (养心安神)
情志疏导:
该院治未病科、心理咨询中心及相关科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疏导,运用中医情志相胜理论(如“喜胜忧”),帮助长者解开心结。
特色疗法:
安神助眠香囊:选用具有宁心安神功效的中药(如:酸枣仁、合欢花、远志、薰衣草),制成外用贴剂或香囊,帮助改善睡眠、缓解焦虑。
舒缓压力推拿/头疗:通过头面部、肩颈部的专业推拿按摩,疏通经络,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静心养生功:推广如“八段锦”(特别是“摇头摆尾去心火”)、“太极拳”等温和导引术,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调身更调心。
食疗养心:
疏肝解郁茶饮:玫瑰花茶、菊花枸杞茶、佛手茶。
养心安神粥羹:莲子百合粥、酸枣仁小米粥、桂圆红枣汤。
豁达开胃小菜:少量陈皮、金桔制品(需遵医嘱,注意糖分)。
洞口县中医医院温馨提示:具体食疗方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用,可来院咨询治未病科或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医师。
社会支持,共建温情“心”家园 (调和气血)
社区关怀:
呼吁社区、志愿者组织多开展面向长者的文娱、学习、互助活动,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医患同心:
医护人员在诊疗中,给予长者更多耐心、尊重和解释,关注其心理感受,建立信任。
健康长寿的秘诀,不仅在于强健的体魄,更在于一颗充盈、平和、喜乐的心。关爱长辈,请从关注他们的“心”开始。一句暖心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份用心的陪伴,都是滋养心灵的良药。让爱与理解,成为他们晚年最坚实的依靠。
洞口县中医医院,愿与您携手同行,用中医的智慧与人文的关怀,守护每一位长者的“心”健康,让夕阳绽放温暖从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