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贵新
一年即使有上个百个节日,81岁老父亲独爱劳动节。
今年的五一节,赶上了五四和立夏,是难得的三个节日同庆。
老父亲不仅知道五一劳动节和立夏两个节日,更知道五四青年节,也和年轻人一样喜欢过青年节。
不过,在父亲的眼中,五四节也好,立夏节也罢,万节不离其宗,说到底所有节日的核心就是劳动。
作为一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认为,所有的节日都离不开劳动,不劳动的节日是不完美的节日。
别人的生命在运动,父亲的生命在于劳动。
过年、元旦、端午、中秋……
只要回家过节,老父亲不是在劳动,就在去劳动的路上。
赶个早回到家,也见不到父亲在家;晚点回家,也是见不到父亲。
找父亲不用到别的地方去找,只要到我家的田里和地里去找,准会找到,父亲在他的那片领地里辛勤劳动。
父亲干起活来,永远是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东方破晓,父亲就起床,起来的第一件事,也不是马上洗漱,而是到屋旁的菜地走一走,到小池塘边看一看。
当前正值中稻秧田管理黄金季节,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用手试一试秧田的水温,看看秧田的水是少还是多了。秧田的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讲究恰到好处。
父亲在他的地盘巡查一遍后,回到屋里洗漱,然后自己泡一大杯牛奶鸡蛋,再蒸上包子馒头,吃完早餐,喂完牛和鸡鸭便扛着锄头,挑一担猪牛粪去挖土。
老家的小路不论用羊肠小道,还是用崎岖山路,都不为过,反正路在坑上,坑边是路,更不知是路在草中,还是草在路上,路和坑,草和路都是混为一谈。
这样的路不是一般的难走,父亲还是打赤脚走路,长年累月的打赤脚,练就了父亲的铁脚板,可以说是刀枪不入,脚底那长年累月的茧,一般的针刺是无法刺进去。
别看路这么难走,还挑着担,父亲仍然两脚生风,一般人走空路还追不上。
既使挑重担爬山坡,父亲仍然脸不改色心不跳,放下担,抡起锄头就挖土。
挑担麻利,挖土更有劲,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片土。
到了午饭时间,便回家吃午饭。
吃完午饭也不午休,更没有午睡的习惯。中午再喂牛,给牛上草料,然后继续干活。
干到快天黑了才回家。
一年到头,只要在家里,都是这样一天重复一天的干活。
吃完晚饭,给牛换完草料,然后洗个澡,开始看电视。
看电视只看新闻频道和电视剧频道,每天最关心是天气预报。
不过,老家的电视机就是天气预报,如果电视突然不清晰了,父亲说必定要下大雨。
5月3日,老家的电视突然感觉信号不是十分好,有点模糊。
父亲说今晚,必定要下大雨。
果然,晚上10多的时候下起大雨。
父亲视劳动为快乐,作为儿女担心累坏身体,每次回去都劝父亲少干点活。父亲口头答应得好,就是没有行动,每天都在辛勤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