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华南 > 正文

隆回:脾破裂大出血患者4次心跳骤停!千钧一发之际……

0
分享至

作者:龙图娟

4月16日中午,隆回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刺耳的心电监护警报骤然响起——66岁的李大婶因心脏病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突发晕厥摔伤,导致脾脏破裂大出血,被紧急送入医院肝胆疝外科时生命已经危在旦夕!谁也没想到,这场抢救竟演变成一场与死神鏖战数次的“生死拉锯战”!

惊魂手术台:两次心跳骤停,医护团队极限抢救

患者“创伤性脾破裂”、腹腔内已经大量出血,手术治疗刻不容缓,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及肝胆疝外科团队严阵以待、做好手术准备!

准备麻醉前,心电监护突然发出尖锐的报警声——患者李大婶突然神志昏迷、呼之不应,出现心跳骤停!医院立即启动“快速反应小组”,医护人员予以持续胸外按压,30秒钟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率37次/分,神志清醒,心血管内科急会诊指示予异丙肾上腺素4滴/分提高心率。

患者外伤大出血,如果不能及时手术必死无疑,同时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心脏随时会停摆、加之李大婶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均是手术高危因素,心血管内科与麻醉科评估后认为——患者手术风险极高,术中随时可能再次出现心脏骤停!

闻讯赶来的医务科副主任苏才杰现场与李大婶家属沟通,详细告知目前患者病情特点及相关术后风险,家属表示理解并要求手术治疗。

手术台上,麻醉医师尹蓉蓉顺利为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肝胆疝外科陈恕忠主任和胡立斌主任医师争分夺秒、快速行剖腹探查,见患者脾脏呈毁损性改变、活动性出血……“立即行全脾切除术!”陈恕忠主任当机立断。

手术操作的同时,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尹蓉蓉带领年轻麻醉医师黄生群及巡回护士们全程紧盯患者生命体征。然而,死神并未退让——在外科医师行“全脾切除术”时,心电监护再次报警提示患者再次心脏骤停,医护团队迅速反应,再次紧急胸外按压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13时30分到14时20分,不到一个小时的手术时间,却仿佛一场与死神的漫长拉锯——无影灯下,主刀医生的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器械护士飞快地递上止血纱布;随着麻醉监护仪不时发出的尖锐警报,麻醉医师不断调整着用药剂量;当脾静脉最后一道血管被离断时,所有人的手术衣后背都浸透了冷汗!

14时20分,随着最后一针皮下缝合线剪断,手术室里的电子钟发出轻微的“滴答”声,像是为这场生死博弈画下休止符。

术中共为患者进行自体血回收近2000毫升。

术后再闯鬼门关:重症监护室又遇两次心脏骤停

本以为手术成功便是胜利,但死神仍未罢休——4月17日,患者术后第一天的中午12时30分,ICU病房的中央监护仪突然爆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李大婶的心电监护提示心率达到了220次/分!

“快!准备心肺复苏!”看着监护仪上室颤波形,值班医师胡粤思一声大喊,整个ICU病房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只见他一个箭步冲到床前,双手交叠,开始有力而精准的胸外按压。“1、2、3、4……”他口中数着节拍,额头青筋暴起。科主任郭逢兵带领在场的胡晖副主任医师及护士全程参与抢救——

“准备电除颤!”科主任郭逢兵的声音嘶哑却坚定。在场的庞羽婷护师和肖碧云护士迅速推来除颤仪,做好除颤准备!12时32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率54次/分。而在这短短两分钟时间内,在场医护人员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但还没等他们喘匀气——13时57分,死神再次来袭。

“又室颤了!”心电监护的警报声和上一次一样刺耳和急促。刚刚摘下橡胶手套的郭逢兵主任一把抓起新的手套,“快!继续按压!准备电除颤!”科内再次启动“快速反应小组”,医护团队的动作快如闪电,有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有人记录抢救时间,有人准备除颤仪,有人准备抢救药物。每一秒都像被拉长成无限,每一滴落下的汗水都映照着生命的重量。

终于,在连续两轮的心肺复苏抢救后,李大婶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监护仪上规律的“滴滴”声,此刻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每一次按压都是与时间的赛跑,每一次复苏成功都让所有人长舒一口气。

这短短一个半小时内的两次心脏骤停,让所有人再次深刻体会到:在ICU,生命可以脆弱如风中残烛,也可以顽强如悬崖劲松。而医护人员的使命,就是在这生死边缘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决胜时刻:心脏起搏器植入,多学科协作扭转战局

患者在持续药物治疗下仍然反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每一次心电监护的警报声都像是死神在叩击病房的大门。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会诊后分析患者病情,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颗心脏已经失去了自主调控的能力,随时可能彻底罢工。

“必须立即植入临时起搏器!”来会诊的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宋晚美站在患者病床前斩钉截铁地说。会诊后意见迅速达成一致:先通过临时起搏器稳住心律,待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再择期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当天晚上7时,医院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紧急开启。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戴斌和二区主任王苏燕联手出击,在导管室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无影灯下,戴主任精准地穿刺股静脉,王主任则娴熟地将起搏电极送入右心室。

“准备测试起搏阈值!”戴斌主任沉稳地发出指令。随着起搏器开始工作,原本杂乱无章的QRS波群逐渐变得规整。两位专家紧盯着屏幕,不断调整着起搏参数:输出电压5V,频率80次/分,灵敏度2.0mV……

“起搏信号良好!心室完全夺获!”王苏燕主任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监护仪上,原本紊乱的心律终于被整齐的起搏心律所取代。在场的医护人员都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这颗“失控”的心脏,终于被现代医学技术重新“驯服”。

术后,患者被送回医院ICU病房继续监护。临时起搏器有节奏地发出“滴-滴-”的工作声,仿佛为这颗脆弱的心脏唱着生命的赞歌。而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肝胆疝外科已经联手准备下一步治疗方案,他们知道,这只是一场持久战的第一场胜利。

生命奇迹:团结协作,终迎曙光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这场关乎生死的医疗救治还在继续进行着: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4月19日下午3时,患者顺利通过气囊漏气试验这一关键环节,成功脱离呼吸机。令人欣慰的是,在自主呼吸状态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始终稳定在96%以上,下午4时10分,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医疗团队果断决定为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整个操作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经过两天的密切观察,在确认患者情况稳定后,于4月21日顺利转入肝胆疝外科病房继续治疗。

持续抗感染、严密监测并维护各脏器功能、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让李大婶最终转危为安,复查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患者完全度过危险期后,医疗团队抓住最佳时机,4月27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系统治疗和康复,医院胃肠血管外科专家及时处理患者深静脉血栓,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恢复良好,于5月2日平安出院,重获健康。

这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完美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精湛医术和默契配合。从重症监护到专科治疗,从紧急救治到择期手术,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各科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正是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最终赢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

▲患者家属出院后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驾驶证从来没扣分的笑了!交警:驾驶证一直没扣分,可获4种好处

驾驶证从来没扣分的笑了!交警:驾驶证一直没扣分,可获4种好处

电动车的那些事儿
2025-05-09 07:43:28
美上将亲口承认:全球战力最强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排名令人意外

美上将亲口承认:全球战力最强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排名令人意外

听风者说
2025-01-08 20:51:49
贵州23岁帅小伙,两年染指26名中年美妇,只因掌握她们弱点

贵州23岁帅小伙,两年染指26名中年美妇,只因掌握她们弱点

阿妹讲故事
2025-03-17 14:34:35
60年代吃糠咽菜,70年代粗粮充饥,80年代勉强温饱,现在吃什么?

60年代吃糠咽菜,70年代粗粮充饥,80年代勉强温饱,现在吃什么?

跳跳历史
2025-03-26 14:53:58
赵心童夺冠才4天,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奖金蒸发一半引争议

赵心童夺冠才4天,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奖金蒸发一半引争议

趣文说娱
2025-05-09 10:36:40
天选萝卜岗,全国符合条件的只有3人,还不如直接点名算了!

天选萝卜岗,全国符合条件的只有3人,还不如直接点名算了!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5-08 09:31:22
血液科医生:6种食物是甲醛大户,常吃会让白血病找上门

血液科医生:6种食物是甲醛大户,常吃会让白血病找上门

菁妈育儿
2025-04-27 13:26:36
周恩来唯一狂草题碑!8字认出3个是高手!古韵悠长!

周恩来唯一狂草题碑!8字认出3个是高手!古韵悠长!

远山行客
2025-05-08 15:14:34
转守为攻!击落25架后,巴铁态度突然大变,凌晨轰炸,莫迪急眼了

转守为攻!击落25架后,巴铁态度突然大变,凌晨轰炸,莫迪急眼了

今墨缘
2025-05-09 09:57:10
贾平凹 :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才明白,废掉身体最快速的方式,不是抽烟、喝酒、打麻将,而是这2件事

贾平凹 :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才明白,废掉身体最快速的方式,不是抽烟、喝酒、打麻将,而是这2件事

感觉会火
2025-02-18 12:12:18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爱看剧的阿峰
2025-05-09 14:37:43
曝窦骁何超莲已离婚,男方向女方索要8000万,两人已5个月未互动

曝窦骁何超莲已离婚,男方向女方索要8000万,两人已5个月未互动

郑丁嘉话
2025-05-08 13:49:38
中国铁娘子华春莹这段话让14亿人沸腾?霍元甲的歌词里藏着答案

中国铁娘子华春莹这段话让14亿人沸腾?霍元甲的歌词里藏着答案

拾遗补阙
2025-05-09 11:35:12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101岁逝世,两次冒犯毛主席,留下一终生憾事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101岁逝世,两次冒犯毛主席,留下一终生憾事

百年人物志
2025-05-09 09:47:14
台湾回归后的地位,王毅用5个字定调了,民进党:2300万人不接受

台湾回归后的地位,王毅用5个字定调了,民进党:2300万人不接受

通文知史
2025-05-09 08:05:03
可惜!上海第一大道崇明岛一栋大别墅拍卖,才493万都流拍

可惜!上海第一大道崇明岛一栋大别墅拍卖,才493万都流拍

天天话事
2025-05-09 10:15:07
全网疯传“北大群聊记录”流出:985高材生的圈子,越看越震撼

全网疯传“北大群聊记录”流出:985高材生的圈子,越看越震撼

掌门1对1
2025-05-09 14:12:41
普京:解放军是我们阅兵式上最大规模的外国军队

普京:解放军是我们阅兵式上最大规模的外国军队

看看新闻Knews
2025-05-09 13:43:12
朝鲜公开毛岸英牺牲真相:内容简短却很炸裂,真正凶手不是美国人

朝鲜公开毛岸英牺牲真相:内容简短却很炸裂,真正凶手不是美国人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5-09 10:52:19
谢婷婷在加拿大举办迎婴派对,挺大肚子拍照仍优雅,现场摆满礼物

谢婷婷在加拿大举办迎婴派对,挺大肚子拍照仍优雅,现场摆满礼物

树娃
2025-05-09 13:02:14
2025-05-09 21:00:49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亲子要闻

「教」量|“四年制”幼儿园上路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