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南岳大庙60%的木雕作品出自他手。
——也有人说,南岳大庙其实就是他的雕刻作品“个人秀”。
在风景秀丽的南岳衡山脚下,长年“隐居”着这么一位奇人,他用26年的时间,为南岳及其周边地区雕刻了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的竹木雕刻作品。
他,就是“天下南岳”雕刻界的传奇人物、湖南工艺美术大师张建华。

南岳区琢艺坊雕刻工作室艺术总监
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建华

荣誉加冕

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举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对496名先进模范人物予以表彰。南岳区琢艺坊雕刻工作室艺术总监、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建华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匠心筑梦

张建华出生于浙江,1985年于江西井冈山中学高中毕业的他赴浙江东阳学习木雕,师从东阳木雕名家潘惠康,从此叩开了雕刻世界的大门。随后的11年里,他辗转于广东广州、中山、汕尾、江西井冈山等地从事竹木雕刻工作,经历了一个勤奋学习、积累升华的过程。
1996年,他被引荐至南岳大庙从事古建园林修缮工作,从此与南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庙的修缮过程中,他注重工艺与文化内涵兼修,善于汲取和融汇各类姐妹艺术,把湘南木雕风格与东阳木雕技法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粗犷中不乏细腻、精致中兼带奔放的风格特点。他抓住南岳宗教圣地的特点,融合民间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进行木雕内容设计,使作品融入了文化意境,体现出精湛的艺术价值。20多年来,他承担了景区绝大部分古建筑的雕刻、修缮工作,多次被主管部门评为优质优良的木雕工程。
“技艺上是内行,心态上是外行。”这是张建华对自己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他时时留心,处处参师,不断汲取文化艺术素养,不断寻找创作灵感,这使他的作品逐渐脱离匠气,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他雕刻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山水风景、花卉翎毛、鱼虫走兽、人物故事,他都信手拈来,又栩栩如生。他除了承制南岳景区内的雕刻工程外,还对外承接了许多业务,诸如石鼓书院的木雕项目、西湖公园爱莲阁的《爱莲说》屏风,以及大清雍正皇帝书写的《爱莲说》壁饰等,均被评为优良工程。

用心传承

在“进化”为一名优秀的雕刻艺术家之后,张建华内心还有个更大的愿望,他要做好竹木雕刻的传承工作,把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这些年,他先后受聘于长沙民政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为这几所高校的专业老师和客座教授。他开始频繁来往于南岳、长沙两地,在自我提升工艺美术素养的同时,也专心在高校任教。
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老一辈匠人细致、严谨的品格。面对一批批新学生,从桌面的布置、刀具的摆放、打坯的节奏等等,他都会严格要求;对于雕刻内容,他要求从生活中来,不违背常理,如一片兰叶的茎脉俯仰,一丛修竹的枝叶错落要交代清晰,一树梅花的开合朝向,一个蚱蜢在惊恐时触须的曲直,乃至一只鸣蝉纳凉时尾节的开合都须观察入微。他还经常告诫学生,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专心不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艺术的传承发展,仅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群体的力量,时代的力量”。这些年,他为高校培养了200多名雕刻人才。如今,这些学子遍布全国各地,有几个还如他一般,已成长为工艺美术大师。他还义务为残疾人作职业技能指导,2019年,他受湖南、浙江两省的委聘,为两省的残疾人备战全国雕刻技能大赛作赛前指导,通过他3个月的精心指导,这些学生的技艺突飞猛进,其中有两人还分获该次全国残技大赛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他本人也受到当地省政府的嘉奖。


2007年1月,被湖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杰出传承人”,2011年3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2011年10月被衡阳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授予“衡阳市十大民间艺人”,同年底申报列入衡阳市非遗传承人名录,2019年7月被衡阳市委人才办列入衡阳市领军人物,2022年5月被评选为衡阳市劳动模范,2025年4月被评选为湖南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