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2个月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后,长沙银行(股票代码:SH601577)正式打响了“估值保卫战”。
4月26日,长沙银行公告披露《估值提升计划》,提出将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投资者回报等六大举措,推动公司价值回归。这一动作背后,是监管对长期“破净”银行的硬性要求,也是长沙银行应对市场压力、重塑资本信心的主动突围。
股价“破净”打响估值保卫战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若上市公司股价连续12个月每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则需制定并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长沙银行正是因此触发“警报”。公告显示,2024年全年,该行股价持续低于每股净资产。具体来看,2024年1月1日至4月26日,其股价低于2022年度的13.49元/股;此后至2024年底,又持续低于2023年度的14.95元/股。尽管该行2024年拟派发股息16.89亿元(占净利润22.49%),但市场对其估值修复的期待仍未得到充分回应。
对此,长沙银行在公告中直言,制定估值提升计划是“落实监管要求的必要举措”,但强调“不构成对股价或业绩的承诺”。
长沙银行董事会表示,此次估值提升计划“经充分论证”,既符合战略方向,也注重平衡短期经营压力与长期价值创造。公告强调,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与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但未设定具体的股价或市值目标,仅表示将定期评估实施效果,并在年报中专项说明。
六大维度“组合拳”全面出击
此次计划的核心,是长沙银行从经营战略、治理结构到市场沟通的全方位改革。
1. 聚焦本土经济,强化产融结合
作为湖南省首家上市银行,长沙银行明确提出“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战略定位。计划称,将围绕湖南省“4×4”产业体系、长沙市“4433”现代化产业布局,重点支持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探索“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这既是响应政策号召,也是挖掘本地市场潜力的关键。”一位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区域性银行在本地产业链中具备信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若能精准对接地方经济需求,有望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零售转型提速,数字化赋能消费金融
在居民端,长沙银行将加码零售业务,优化存款结构,并针对住房、家居、购车等消费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同时,该行强调“数字化赋能”,计划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服务便捷性,例如优化线上渠道、开发智能投顾工具等,以争夺年轻客群市场。
3. 降本增效,严控风险“安全阀”
面对行业息差收窄的压力,长沙银行提出“强化成本控制”和“量价险平衡”。2025年,该行将推动精益管理、产业金融破局、财富管理进阶等改革,并严格管控负债成本,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风险防控方面,公告提及“三道防线”升级,包括强化授信政策指导、完善全产品风控体系等,尤其强调对重点领域风险的化解。
4. 分红稳定性“再加码”
自2018年上市以来,长沙银行累计分红76.84亿元。此次计划明确,未来将保持分红“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2024年拟派息16.89亿元(待股东大会审议)。同时,该行表示将探索中期利润分配,进一步回馈投资者。
5. 投资者沟通“双向奔赴”
为打破“价值认知差”,长沙银行计划通过业绩说明会、调研路演、投关热线等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的常态化沟通。公告特别提到“重视中小投资者关系维护”,将利用上证E互动等平台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6. 信息披露“透明化”
除法定披露内容外,该行承诺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例如定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多维度展示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成效,以增强资本市场认可度。
当前,银行板块估值普遍承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超八成市净率(PB)低于1倍。长沙银行此时推出估值提升计划,既是合规之举,也折射出区域性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的焦虑。
估值提升计划能否让长沙银行跳出“破净”泥潭?答案或许藏在未来两年的财报数据与股价走势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监管倒逼与市场自驱的双重压力下,这家区域性银行已迈出“价值重塑”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