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布了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5次审议会议结果。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信科技”)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今年首家IPO过会的湖南企业。
卖绝缘材料年赚上亿元
广信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专业供应商,产品主要应用于输变电系统、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牵引变压系统、新能源产业以及军工装备等领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广信科技的实控人是魏冬云、魏雅琴父女,二人合计持有公司60.8%的股份,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共同实际控制人。
父亲魏冬云出生于1956年,今年69岁,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1973年8月至1993年6月,魏冬云在湖南省邵阳造纸厂工作,一干就是20年,之后才自己出来创办企业。魏冬云手握广信科技45.65%的股份,现任公司董事一职。
女儿魏雅琴出生于1983年,今年42岁,硕士研究生学历,持有广信科技15.15%股份,现任公司董事长一职。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4亿元、4.2亿元、5.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6%、38.05%、37.49%,营收增长稳健;净利润分别为1472万元、4940万元、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75%、235.55%、135.14%,净利润增幅迅猛。
记者注意到,由于营收增幅以及净利润增幅远高于同行业公司,在此次现场审议会议上,关于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业绩持续性,被北交所上市委重点问及。同时,公司财务内控有效性等问题也被重点询问。
时隔七年二度冲刺IPO
实际上,这已是广信科技第二次冲刺IPO。
早在2016年,公司就谋求在创业板上市。广信科技的注册地和经营地都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且在当地经营和纳税满三年,可享受即报即审、即审即发的贫困地区绿色通道待遇。当时借助“扶贫绿色通道”,公司创造了从申报到上会仅271天的快速纪录。但因为业绩增长缓慢、内控缺陷以及业务独立性等方面的问题,在2017年9月的上会环节,被创业板发审委予以否决。
时隔7年,广信科技再次踏上IPO征程,转道北交所。2024年6月28日,公司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经过近10个月的等待,2轮问询,2025年4月23日,公司迎来上会“大考”,最终成功过会。
此次IPO,广信科技拟募资约2亿元,分别用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1.3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0.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0.3亿元)。
目前,湖南共有A股上市公司146家,注册地位于湖南邵阳的仅1家——邵阳液压。此次广信科技顺利过会,意味着不久后邵阳有望迎来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潘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