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哀思绵长。4月2日,清明时节,一场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特殊纪念活动在石鼓区松木塘万福陵园的红十字纪念广场举行。这是由衡阳市红十字会主办的2025年度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旨在深切缅怀那些用生命点亮他人希望之光的无私捐献者,传递人间大爱。
上午,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拉开帷幕。来自市红十字会、南华附二医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的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移植受惠者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于此,共同追思。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所有人体器官、角膜和遗体捐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哀悼。
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周晴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捐献者们的感人故事和无私义举。她表示,人体器官捐献是弘扬人间大爱、拯救垂危生命、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每一位捐献者都是平民英雄,他们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生动体现,值得全社会永远铭记和尊敬。
来自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衡阳爱尔眼科医院以及器官捐献协调员的代表也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器官捐献的重大意义,表达了对捐献者的敬意,并分享了在推动这项事业过程中的感悟与决心。
为了更好地缅怀捐献者,传递感恩之情,活动还精心安排了缅怀节目。来自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合唱《感恩的心》,以纯净的歌声表达了对生命馈赠的无限感激;衡阳爱尔眼科医院的代表则深情朗诵了《因为爱,让光明延续》,讲述了角膜捐献背后的动人故事;红十字志愿者们则表演了舞蹈《爱的奉献》,以优美的舞姿诠释了无私大爱的崇高。
仪式的最后,全体参与人员手持洁白的菊花,缓步走向红十字纪念碑,依次献花,鞠躬致敬。一束束鲜花,寄托着无尽的思念;一次次鞠躬,表达着崇高的敬意。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缅怀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和爱心动员。它让更多人了解了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感受到了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博大胸怀,也必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传递生命希望的崇高事业中来。
据悉,衡阳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近年来成效显著,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认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24894人,累计实现器官捐献321例,捐献大器官883个,捐献遗体42例,捐献眼角膜60例,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数字,共同谱写了衡阳这座城市关于“生命·希望”的动人篇章,为众多等待者带去了新生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