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扈雪千
2025年春节前夕,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患者刘某因车祸导致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命悬一线。经多学科团队连续5小时生死营救,最终转危为安。近日,已经康复的刘某在妻子的陪同下再次返回医院,将三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亲手交给该院心胸外科尹辉主任及麻醉科曾少林主任手中。锦旗上“德医双馨”“妙手仁心”的金色大字,凝聚着患者对医护团队精湛医术与无私大爱的深切感激。
除夕夜疾驰 与死神竞速的5小时
1月28日中午,刘某骑摩托车遭遇严重车祸,当场昏迷。外院诊断为创伤性血气胸、心包积血伴多发性肋骨骨折,紧急处理后仍无法控制胸腔持续出血。18时许,患者转入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时已濒临休克,出血量超2000毫升。
医院即刻启动多学科联动机制。总值班朱佳斌、医务部副主任吴祖同统筹指挥,麻醉科曾少林主任、李耿章副主任,心胸外科尹辉主任及手术室李欣欣护士长等团队20余名医护从团圆饭桌旁直奔手术室。“心脏损伤患者每延误一分钟,存活率下降10%!”尹辉主任回忆道,“我们必须快、准、稳!”
(抢救现场)
手术室惊魂 两次直面心跳骤停
21时,手术正式开始。当打开心包时,2厘米的破口导致血液呈喷射状涌出,术野瞬间被鲜血覆盖。团队迅速锁定出血源——心脏左心耳破裂,立即实施精准结扎缝合。然而险情接踵而至:22时35分,心电监护突现直线,麻醉医生庾小翠疾呼“心跳骤停!”。尹辉主任徒手进行胸内心脏按压,曾少林指挥推注肾上腺素,李欣欣同步备好除颤仪。30秒后,随着“嘟——”的心电重启声,手术室爆发出短暂而克制的欢呼。
4000毫升血液置换 托起生命的重量
这场手术累计输血达4000毫升,相当于置换全身血液。医护团队凭借对监护指标的敏锐捕捉,提前预判并化解了二次心脏停跳危机。次日凌晨1时40分,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手术服已被汗水浸透的医护人员才意识到,窗外的除夕烟花早已谢幕。
仁术续写新生 锦旗承载医患情深
术后第五日,刘某即转回普通病房。握着查房医生的手,他哽咽道:“这条命是你们硬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如今康复如初的他,特意选择将锦旗上的落款日期定为“2025年1月28日”——这个被医护团队赋予第二次生命的日子。
(患者术后第五天)
“锦旗是荣誉,更是鞭策。”尹辉表示。这场除夕夜的极限救援,不仅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硬核实力,更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关于生命的奇迹,仍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