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6日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华德超 黄卫 陆雨薇)“台源乌莲籽粒饱满,粉而不腻,经火易熟,味甘香甜。”3月25日至26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衡阳市举行2025年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对衡阳台源乌莲、常宁无渣生姜、金甲岭萝卜、井头薯粉、衡洲橘柚、永和沃柑等衡阳市绿色有机农产品给予好评。
座谈会现场
近年来,衡阳县大力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台源乌莲产业。全县乌莲种植面积逾2万亩,拥有加工销售企业23家,年加工销售壳莲2万吨左右,总产值逾10亿元。
“截至2024年底,全国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获证单位逾3.6万家,产品总数超7.6万个,分别比2020年底相增长56%和5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刁新育介绍,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总数达1037个,面积超2亿亩。绿色食品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实物总量超1.2亿吨。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与会人员对衡阳市绿色有机农产品给予好评
目前,全国组织修订绿色食品标准34项,总数达143项,编制区域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142项,总数达355项,研制绿色食品绿色防控技术指南44项,绿色食品独特品质特征研究22项。全面强化绿色食品全程质量管控体系,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水平。
“湖南省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坚持‘领航员、守门员、勤务员、推广员’‘四员’定位,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至2024年底,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效总数4033个,居全国前列,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逐步提升,更多优质“湘字号”土特产端上广大市民餐桌。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一瞥“衡阳市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认证稳步推进。”衡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拥有绿色食品生产单位101家,产品242个。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8个,授权用标企业85家。累计创建省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一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2个产品纳入《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常宁无渣生姜主产区位于南岭余脉大义山区的常宁市白沙镇、西岭镇一带,嚼之无渣闻名。距今有2100多年种植历史。2022年,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晾晒常宁无渣生姜
在西岭镇五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民忙着清洗生姜、去皮、切片,摊平在阳光下晾晒。一块块姜片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加工制作的腌姜片、姜糖等口感柔和,香脆开胃,成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客户抢手货。
五冲村党总支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社平均一天加工姜片200公斤,全年生产1万多瓶腌制生姜产品,总产值逾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多万元。今年,常宁市无渣生姜种植面积突破4000余亩,带动了4000余人产业增收。
“当前,城乡居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农产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刁新育告诉记者,“十五五”期间,大力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带动绿色食品认证高质量发展;总结系统化成果,提高社会地位;抓好农产品分类分级、乡村传统特色产品的登记保护,拓展工作面。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工作成效经验。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青海等省(市、区)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人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