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152)发布公告称,其参与发起设立的长沙奇安麒麟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备案编码:SAVZ24),正式进入投资运作阶段。
这支总规模3亿元的产业基金,不仅承载着麒麟信安从技术龙头向产业资本跃迁的野心,更被视为湖南湘江新区在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领域的一次关键落子。
出资1亿:技术巨头的资本棋局
麒麟信安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长沙高新开发区,是国内少数实现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化落地的企业之一,2022年登陆科创板,被称为“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其核心业务覆盖操作系统、云计算、信息安全三大板块,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生态。
根据公告,该基金由麒麟信安与奇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设立,总规模3亿元。其中,麒麟信安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亿元,占比33.33%,其余资金由专业投资机构及其他合伙人共同认缴,其余资金由湖南湘江新区引导基金、共青城孚迪投资等机构共同注入。
基金将聚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投资方向覆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与麒麟信安的主营业务形成深度协同。
作为国产操作系统与网络安全领域的头部企业,麒麟信安此举并非单纯财务投资,而是通过资本纽带整合产业链资源。其出资比例高达1/3,且在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占据一席,显示出对项目筛选的主导意图。这种“技术+资本”的双轮驱动模式,或将加速其在信创生态中的话语权构建。
押注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
近年来,麒麟信安的业绩堪称“过山车”,从2023年巨亏3000万到2024年扭亏为盈。
2021-2023年,公司营收从3.38亿元骤降至1.63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利1.29亿元转为亏损3011万元,主因信创政策波动及行业需求收缩。据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麒麟信安全年营收2.86亿元,同比暴增75.24%,归母净利润786.55万元,实现扭亏。
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信创产业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地方层面,湖南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5万亿元,长沙获批建设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并依托国防科大等技术溢出效应,形成信创、北斗、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集群。
私募基金备案是合规运作的关键门槛。此次备案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完成,托管方为招商银行,从资质到资金安全均获权威背书。
备案完成后,基金将正式开展项目投资。基金管理人奇安投资在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叠加麒麟信安的产业资源,双方形成“专业投研+技术赋能”的互补优势。
此次产业基金落地湖南湘江新区,不仅与地方产业政策高度契合,还可借助长沙的科创资源,加速培育本土科技“独角兽”,助力湖南打造全国网络安全产业第三极。
未来,这里能否诞生下一个“网络安全界的宁德时代”?时间会给出答案。(湘江财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