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绝味食品(603517.SH)完成了一场“史上最大”的董事会换届。
创始人戴文军留任董事长,但原班人马中仅陈更一名老将留守,其余董事悉数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广告营销巨头浙文互联董事长唐颖及三位行业专家。
这场人事地震背后,是绝味食品近年来营收增速下滑、门店收缩、H股上市折戟的多重压力。曾经的“鸭脖之王”,能否借数智化转型突围?
董事会“换血”:从业务元老到营销专家
此次董事会调整的核心变化在于“去旧迎新”——除戴文军、陈更外,其余董事均为新面孔。如此大规模的董事变动,在绝味鸭脖发展史上并没有出现过。
其中,唐颖的加入最受关注。唐颖是绝味食品最大的自然人股东,与绝味食品创始人戴文军为同学关系,两人均为长江商学院EMBA毕业。
(浙文互联董事长兼CEO唐颖)
唐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他是A股上市公司浙文互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浙文互联是一家数字文化科技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同时布局数字虚拟人、AIGC创作者社区、元宇宙等赛道。
唐颖在广告营销领域有着深厚经验,在数字营销领域深耕多年。其公司业务覆盖AI营销、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与绝味近年力推的“数智化战略”高度契合。
业务老将退出,营销大佬加入,其战略意图何在?
告别粗放扩张:原董事会成员中,王震国、蒋兴洲等曾主导绝味早期投资与渠道扩张,但当前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单店营收提升成为核心目标;
押注数智化:唐颖的加入或为绝味带来营销资源与AI技术支持,推动线上渠道拓展与会员体系升级,以应对年轻消费者需求变化;
强化治理合规:三位新独立董事分别来自财务、法律及食品科学领域,或为绝味此前频发的信披违规、健康证造假等事件提供治理背书。
董事会重组外,管理层也有变化,副总裁廖凯兼任董秘,此前是长沙景嘉微电子副总裁、董秘。
经营困局:从“万店时代”到关店千家
董事会重组背后,或是绝味食品正面临愈发严峻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公司营收增速滑坡:2022年、2023年净利润均不及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0.15亿元,同比下滑10.95%,距2025年百亿目标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2019年迈入“万店时代”后,绝味食品门店首现负增长:2024年上半年门店数较2023年底减少981家,首次出现门店减少的情况。窄门餐饮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绝味鸭脖在营门店数量为12428家。
2024年12月下旬,绝味食品宣布终止H股上市,并表示是综合考虑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资金需求及业务发展规划做出的决定。
就在H股上市终止前十几天,绝味食品还宣布,两个募投扩产项目延期两年,其中一大原因是“行业整体需求较弱”。
门店数量减少、赴港融资终止、募投项目延期,绝味食品需要一次新的“突围战”。
战略调整:数智化能否是“破局之钥”?
价格太贵、平替太多、“重口味”不健康——如今的年轻人不爱吃鸭脖了,此外,零食量贩、抖音电商等渠道对传统卤味门店的冲击也比较大。
面对核心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和新趋势,绝味食品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推出数智化战略,通过对数智化运营系统的升级与迭代,打造全新的营销模式和会员体系,提升效率。
一方面,绝味食品通过创新营销,推动品牌年轻化。2024年7月,绝味鸭脖宣布知名明星范丞丞担任全球品牌代言人。同时调整了营销策略,将营销重心由线下转为线上,增加了抖音、美团、小红书等营销渠道。
2024年半年报显示,绝味食品销售费用2.98亿元,同比增长13.60%,其中广告宣传费7809.79万元,同比增长42%。在2024年前三季度,绝味食品销售费用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13.87%。
鸭脖大王何时才能重回业绩巅峰?面对困局,绝味将筹码押注于两大方向:
一方面,数智化重塑运营。其自研“绝智AI智能体小火鸭”提升门店管理效率,据称单店经营效率提升39%;另一方面, 收缩战线聚焦主业,减持非卤味项目,重点孵化卤味产业链企业。
“推动品牌升级、进行数字化转型,努力适应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卤味市场的新格局”绝味食品在2024年半年报中如是表示。
此次将数字营销老将唐颖纳入公司董事会体系,或许正是其“押宝”数字化运营体系,整合线上与线下销售的主要原因。(湘江财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