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郴州永兴县马田镇八公斤村,在春日暖阳映照下,整齐划一的暖黄色小洋楼、呼啸而来的复兴号和青黄交织的广袤田野融合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看着自家洋楼附近的30多亩玉竹长势良好,八公斤村农户黄大哥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忍不住对《金融时报》记者和同行的农业银行永兴支行马田网点负责人说起自己的新规划:“我想在农业银行新贷一笔款,流转土地、采购肥料,将玉竹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
今年刚过五旬的黄大哥过去一直在广东做建筑承包生意。近两年,建筑行业遇冷,生意越发艰难,他选择回乡创业,跟着村民一起种植药材。
玉竹并不是一种能立刻见到收益的作物,从种植到收果至少需要3年,流转土地、租用挖掘机、开荒下种……方方面面的开支不少,资金也一直被占用着。
“幸亏有农业银行20万元贷款的支持,我的创业想法才能很快落地。”黄大哥乐呵呵地说。刚回家时,他身上没剩几个钱了,好的项目又急切想实施,“一通电话,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就上门了,贷款办得既容易又方便,利率还低。一年多来,经常上门做金融服务的工作人员也成了我值得信赖的朋友。”他说。
黄大哥提到的贷款是农业银行郴州分行依据当地特色,为专门从事种养殖业的主体提供的特色信贷产品“惠农e贷”,并能实现便捷高效的线上操作,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贷款在线申请、在线用款、在线还款,十分便捷。
在山高林多耕地少的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盈洞片区,随着“惠农e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在金融赋能下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正在扭转过去老百姓仅能靠种植玉米、红薯等传统作物维持生计的局面,带来更多元的增收渠道,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幸福花”。
盈洞片区的老徐种植金银花有三个年头了。两年前因为资金问题,他的种植面积一直局限在七八亩。得知老徐的困难后,农业银行汝城县支行客户经理带上手提电脑进村,当天就在田间完成调查、审批流程,一天后就为他发放了30万元贷款,帮助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
老徐头脑灵活,不仅是种植能手,还牵头成立了盈洞片区首个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银行“惠农e贷”的持续帮扶下,合作社升级了生产设备、优化了工艺流程,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500余亩,带动农户30多户,年产量达到30余万斤,每亩收益4000余元。
“农业银行贷款利率低、用款期限长、还款方式灵活便利,非常适合合作社的需求。”下一步,老徐考虑继续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
在郴州,越来越多像黄大哥和老徐这样的农业经营主体,因得益于农业银行的支持,解决了“钱”的难题,产业越做越大,收入逐年增加。为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全环节,使其驶入发展转型快车道,农业银行郴州分行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将“服务窗口”搬到田间地头,创新推出“生猪贷”“茶叶贷”“粮农e贷”“蔬菜贷”等近20个金融产品,并试点推动整村授信。一系列惠民举措让老百姓种植养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为乡村特色产业的根深叶茂注入了强劲动力,实实在在增强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
截至2024年12月末,农业银行郴州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57.75亿元,较2024年年初新增7.15亿元,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的51.6%,增量占各项贷款比重的28.81%。(曹平苹 陈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