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倩
18岁,是青春绽放的年纪,但对女孩张某而言,颈背部一枚伴随她六年的肿物却成了难以释怀的心结。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需在肿物表面,颈部显露部行切口,且长度达8cm,术后遗留明显瘢痕,这让正值韶华的她一度陷入焦虑,近日,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场“隐形的技术革命”为她解除了困扰——通过内镜经发际线切口入路的精准微创手术,肿物被彻底切除,而术后仅在发际线内留下一条隐秘切口,外观未受丝毫影响。
发际线切口+内镜微创,开启颈部肿物治疗新范式。
颈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密集,传统开放手术虽能解决病灶,但往往以牺牲美观为代价。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深耕微创技术领域,针对张某的病情,创新性提出“内镜辅助下经发际线入路颈背部肿物切除术”。手术由易天华主任医师主刀,团队借助高清内镜系统,将手术切口精准设计于发际线内。通过这一隐蔽通道,完整切除直径达15厘米的肿物,颈部活动无受限,外观无任何手术痕迹。
“颈部肿物的治疗不仅要根除病灶,更要关注患者的社会心理需求,尤其是年轻女性群体。”易天华主任介绍,该术式融合了内镜微创技术、隐蔽切口设计和精细化解剖理念,兼具根治性、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科室近年来已熟练开展头颈内镜手术,涵盖颌下腺肿物、腮腺肿物、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及神经鞘瘤等疾病,均实现“病灶清零”与“外观零影响”的双重目标。
让患者再次自信地扎起马尾。
“没想到困扰我六年的问题,在这里解决了!”拆线后的张某对着镜子反复端详,语气中难掩激动。曾经因担忧疤痕而不敢尝试的她,如今终于能如同龄人一般梳起高马尾,迎接全新生活。
精研微创守护颈上“蝶变”。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邵阳地区头颈肿瘤微创治疗中心,率先开展多项头颈内镜技术。科室配备国际先进超高清内镜系统、超声刀及术中神经监测仪,以“精准功能外科”理念为核心,在甲状腺肿瘤、颈部肿物及咽喉疾病的微创治疗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团队近年来发表SCI论文4篇,获省级科研课题3项,以创新之力持续推动区域头颈外科技术升级。
科室始终坚持让医学技术与美学追求完美交融,为每一位患者书写无痕新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