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艳梅 曾赛龙
为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深入了解送教上门服务的实施成效,2月19日,湖南省残联联合省特教中专、长沙市特殊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长沙市特校研究指导中心、省康复研究中心及邵阳市残联组成专项调研组,赴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聚焦2024年及2025年儿童康复救助参训对象的适龄残疾儿童群体,重点围绕送教上门服务实施情况、医康教融合教育模式及转学安置成效等内容展开。儿童康复二科技师长石艳梅就参训儿童的送教上门覆盖范围、康复模式创新、入普幼普小及特殊学校的数据成果进行了专题汇报。
调研组通过访谈交流及实地考察,从三方面深入剖析工作成效:
精准摸排,夯实服务基础
全面梳理参训儿童送教上门实际人数,系统评估教育服务覆盖率及医康教融合成效,确保“一人一策”精准落实。
聚焦实效,优化教学模式
重点调研教学内容适配性、教学方法创新性及实施效果,探索“医疗-康复-教育”三位一体融合路径,完善服务闭环。
转学促融,拓宽成长通道
推动符合条件儿童转入普通学校或特教学校就读,逐步降低送教上门比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特殊儿童认知能力、语言表达及生活技能,助力其实现社会融合。
省残联二级巡视员言建文强调,此次调研是推动残疾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他表示,后续将依据调研成果,进一步完善送教上门服务标准,统筹多方资源,为残疾儿童构建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切实保障其平等接受教育、全面康复及社会融入的权利,力争将此项民生工程打造成特色品牌,惠及更多特殊儿童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