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太乙真人用莲藕为哪吒重塑肉身,让其重生;神州十五号航天员张陆返回地球后的第一次用餐点名汉寿玉臂藕……
从明清贡品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南汉寿玉臂藕历经百年沉淀,如今借力金融“活水”实现产业化升级。农业银行创新“链式信贷”服务,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助推这一特色农产品走出洞庭,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引擎”。
千年贡藕焕新机:从“土特产”到“产业标杆”
“白如玉,壮如臂”——汉寿玉臂藕凭借细腻口感与独特品质,早在2012年便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行列。《汉寿县志》记载,其明清时期即为宫廷贡品,如今更以年产量6.4万吨的规模,占据全国优质藕市场重要份额。
春节前后是玉臂藕上市旺季,汉寿县沧港镇北美村的藕农李大哥正忙着采挖。“正月收购价每斤超3元,亩均纯收入5000元!”李大哥表示,尽管玉臂藕种植难度大、亩产较低,但凭借“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化模式,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订单种植,收入逐年攀升。
金融“链式服务”破解产业痛点
“融资难”曾是制约玉臂藕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农行汉寿县支行针对产业链特点,推出“链式信贷”专项方案,覆盖链上合作社、农户及加工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北美村投放“惠农e贷”2100万元,惠及105户农户,并为村里合作社配套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等工具,推动产业从分散种植向标准化生产转型。
藕农老李是金融助力的受益者之一。“农行的30万元贷款解决了土地流转和人工成本难题。”他回忆道。经过8年发展,老李持续扩大种植规模扩至100余亩,年收入稳定超20万元。今年,老李还尝试“直播带货”拓宽销路,汉寿玉臂藕品牌越叫越响,订单越来越多!
“一村一品”背后的乡村振兴逻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而产业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撑。
近年来,农行常德分行以“特色产业+金融创新”为突破口,将玉臂藕与河州甲鱼等纳入“一村一品”扶持清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达47亿元,年内净增11.5亿元,同比多增2.1亿元,助力农户鼓起了“钱袋子”、百姓丰富了“菜篮子”。
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汉寿玉臂藕的“出圈”之路,印证了金融资源与特色产业的深度协同效应。未来,如何进一步打通冷链物流、深加工等短板,延长价值链,或将成为金融赋能农业的下一个战场。(李隽箬 管新宇)
来源:农业银行湖南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