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思璇
投身儿科领域,源于儿时经历与内心热爱的交织。因早产而体弱多病的申崛琴,自幼便对医生心怀崇敬,高考时毅然选择临床医学。实习期间,出于对小朋友的喜爱,她最终笃定儿科方向,自此开启守护儿童健康之旅。
初涉医学,海量知识与繁杂技能如高山横亘,患者家属的质疑也曾让她心生沮丧。但带教老师的谆谆教导——“每一位病人都是你的老师,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你将从中汲取宝贵的知识”,如同一座灯塔,引领她在医学之路前行,立志成为不负患者信赖的医者。
昼夜兼程的儿科路,是责任,也是挑战
儿童病情表述困难,家长常词不达意,且病情变化迅疾,这要求儿科医生兼具细心、耐心与精湛的医术。在一个寒夜的11点钟,门诊室的宁静被打破,一阵焦急呼喊传来:“医生,快来,我娃抽了!”只见一群人匆忙抱着一名一岁患儿冲进诊室。申崛琴迅速反应,即刻展开抢救,吸氧、止惊等系列操作下来,终使患儿脱离险境。在儿科门诊与病房里,此类紧张场景屡见不鲜,“大夫,孩子烧到39度了”“我孩子咳嗽5天不停”“娃哭闹两小时了”“新入5床41度2”…… 在上级医师的悉心指导下,她从青涩的医学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于忙碌中寻得被患者需要的幸福。
双向奔赴的医患关系,有理解,也有体谅
在儿科这个特殊的医疗领域,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申崛琴深知,儿科诊室每日被患儿家属环绕,每个患儿背后常关联数位家属,相互理解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医生多一分耐心与同理心,家属便多一些理解与体谅。今年3月,一名仅月余的婴儿出院3天后因咳嗽再度入院,且病情加重。家属初见申医生便焦急发问:“申医生,怎么回事?我家孩子刚出院又严重了?” 经仔细检查,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申医生向家属耐心解释病因与治疗方案,一周后患儿康复出院,家属还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感谢:“谢谢申医生,谢谢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这面锦旗,是认可,更是激励,让申崛琴坚守儿科岗位的信念愈发坚定。
11年从医路,责任在肩,挑战常伴。在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岁月里,申医生一边砥砺前行,一边见证医院的蓬勃发展。儿科旧貌换新颜,从局促的病房迁至宽敞明亮的新大楼住院部;医疗设备从仅有基础的保温辐射台,升级为配备专业新生儿室、双面蓝光暖箱、无创呼吸机等先进设施;学术交流从科室内部学习拓展到赴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并获院外学术会议及省市知识竞赛邀请。如今,医院成功通过三级医院评审,也让身为市妇幼人的申崛琴满怀自豪,继续在儿科领域深耕,用爱与专业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