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国辉
近日,一名年仅3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送至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该院胸痛中心上演“生死时速”,用最短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发病当晚,他在家中看电视时突然感到胸痛、胸闷,像有一块大石压在胸口,呼吸困难。幸运的是,他没有拖延,立即让妻子送他去医院。
从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仅仅用了15分钟!
这15分钟中,医护人员高效完成了接诊、评估、检查、抽血、心电图分析等一系列关键步骤,并迅速启动了胸痛中心的救治程序。最终,经过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用极短时间成功开通“罪犯血管”,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并在术后香甜的睡了一觉。
急性心梗救治原则“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心肌细胞一旦缺血坏死,就不可再生,每拖延一分钟,心肌细胞的死亡数量就会显著增加。
医学上强调的“黄金120分钟”是心梗救治的关键窗口期。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2小时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而每提前1分钟,存活率都会显著提高。
为什么这些“老年病”越来越青睐年轻人?
本质上,年轻人往往忽视了健康的“慢性消耗”。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不良生活习惯就如同加速老化的沙粒,最终可能在某一天引发致命故障。
这名患者的高危生活习惯:
每天一包烟、酷爱高糖饮料、长期缺乏运动、睡觉时打呼噜(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些看似日常的小习惯,早已为他埋下了“定时炸弹”。
心梗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不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饮食问题: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引发高血压和高血脂,为心梗埋下隐患。
缺乏运动:久坐会降低心血管功能,加速脂质堆积。
心理压力与作息紊乱:长时间高压工作、不规律的作息、熬夜,会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慢性基础疾病未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如何预防心梗?年轻人从现在做起
改变生活习惯,远离高危因素
戒烟限酒:戒烟是降低心梗风险的第一步。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减少油炸食品、含糖饮料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或游泳。
关注慢性病管理:如果已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遵医嘱服药,切勿随意停药。
提高健康意识: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胸痛、胸闷,可伴有左臂、肩膀或下颌放射性疼痛,甚至恶心、出冷汗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专业医疗救助。
如果身边有人怀疑发生心梗,以下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1.第一时间拨打120:清楚描述症状及发病地址。
2.协助患者安静平卧: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3.服用急救药物:如患者有备药(如硝酸甘油),可协助其舌下含服,但要注意血压低者禁用。
心梗的年轻化,不只是一个医学现象,更是我们生活方式的集体反思。
从今天起,给你的健康做个体检,问问自己:我的生活方式,真的“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