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浅才疏
11月18日,隆回县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度会,要求用“含绿量”和“含金量”检验“林改”成效,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提升“含绿量”
山上造林。完成2023年“双重”项目重点工程营造林9.8万亩,完成沪昆高铁生态廊道建设里程21公里、面积3500亩。
村庄造景。全县共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精品乡村1个、省绿色村庄(森林乡村)42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70个、园林(花园)式单位(小区)128家。
城镇造园。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4平方米;乡镇绿化覆盖率45.87%,村庄绿化覆盖率55.40%,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管好一把斧头。2024年度下达采伐限额81510立方米,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前三季度共发现破坏森林资源问题58个,目前已落实整改56个,实施行政处罚49人次,启动并办结3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今年共审核全县村“两委”班子缺位人选资格审查两批67人次。今6月,邵阳市林业局组织的全市林业行政案卷评查中,隆回获第一名。
防好一把火。森林火热点快速核处“131”机制演练全覆盖,今年全县发生森林火灾数量、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成林蓄积分别同比下降94.15%、96.32%、98.94%。2024年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67km,生土隔离带160km,防火道96km,森林消防蓄水池35个,新增蓄水量10000余m³,5个国有林场建设森林防火半专业队伍5支。
织好一张野生动植物保护网。开展“清风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1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5车次,监督检查相关场所27处,共查处野生动物案件2起,其中刑事案件2起,处理违法人员5人。
林业产业提升“含金量”
优化林业产业发展链条,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发展家庭林场10家、森林人家50家、林业专业合作社30个、林业大户170个、林产品加工企业2家,规模经营面积达20余万亩,涉及特色经果林和用材林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森林食品加工等,年产值超20亿元。
鼓励企农合作,通过林地资源量化入股、林业项目资金分红、林地流转保底收益、林地经营收入分红等途径,让林农从林地、产品加工、流通、销售中分享多重收益和产业链增值收益;完成林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林地流转8000亩;进一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
经济林扩面。全县共有油茶林14.65万亩;金银花种植面积22万亩左右,常年年产干花1万吨以上,占全国银花产量的50%以上,产值超12亿元;发展竹林面积29.99万亩,立竹5046万株,形成了以滩头、岩口等楠竹主产区为中心的2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
林产品加工提质。全县共有油茶专业种植合作社61家,注册规模企业10家。县内有金银花种植合作社78家,金银花购销企业6家;深加工企业1家;木竹加工企业仅有2家木材加工企业、3家竹筷厂、1家竹笋业公司。
擦亮生态游品牌。目前,全县建成“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白马山省级森林公园”“望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屏风界县级自然保护区”、美丽乡村-向家、龙瑶幽谷、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古树公园、云雾山庄等生态旅游区,有湿地人家、生态农庄42家,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2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