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国辉
每当谈论起健身,深蹲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动作之一。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不当进行深蹲,可能会引发一种叫做横纹肌溶解的病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
近期,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连收治了几名13-17岁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在进行了深蹲这项运动后,当天就出现大腿的疼痛,开始以为是运动后累着了,但第二天又出现双下肢无力,小便颜色呈酱油色,家长见状赶紧带着孩子来到医院。经检查结果显示,这些孩子都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需要住院治疗。
据了解,这些学生平时运动较少,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剧烈做了200—300个深蹲后,就出现了上述症状。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深蹲,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风险。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听起来很可怕,其实可以想象成肌肉细胞的“心碎”。就像你不小心摔了手机,屏幕裂成了碎片,肌肉细胞在过度运动或者其他不良因素的作用下,也会“心碎”,释放出内部的物质进入血液,引发一系列问题。
深蹲如何引发横纹肌溶解
肌肉细胞就好比是一个橙子,当你用力挤压它,橙汁就会爆皮溢出来。同样,当你深蹲过度,肌肉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肌肉细胞就会破裂,里面的“果汁”——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等物质就会进入血液。
如何安全地进行深蹲运动
那么,该如何安全地进行深蹲运动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热身:就像汽车在启动前需要预热一样,你的肌肉也需要预热。进行深蹲前,做一些轻松的热身运动,比如慢跑或者动态拉伸。
2. 技术:正确的深蹲技术可以减少受伤风险。膝盖不应超过脚尖,背部应保持挺直。
3. 强度:不要急于求成。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让你的肌肉有时间适应。
如果出现症状,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在深蹲后出现了肌肉疼痛、乏力或者尿液颜色变深等症状,这可能是横纹肌溶解的征兆。这时候,你应该立即停止锻炼,补充水分,并尽快就医。
预防横纹肌溶解的小贴士
肌肉在剧烈、重复、长时间、高强度过度收缩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体温可高达43℃,体温升高会伴随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使横纹肌细胞发生损伤,那怎么去预防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适量运动:不要突然增加运动量,就像不要突然给汽车加满油门一样。
2. 补充水分:运动前、中、后,均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情况出现。
3. 避免极端环境: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中午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4. 注意身体信号:如果感到不适,比如肌肉持续疼痛,就应该停下来,不要硬撑。
深蹲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但和所有运动一样,它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强度。通过了解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更安全地享受深蹲带来的好处。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你知道哪些安全运动的小贴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