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国辉
近日,一位71岁的老奶奶因为“畏寒发热4天,皮疹伴双下肢水肿3天”来到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细心的医生检查时,在她的右侧背部及腋下居然发现了两只蜱虫趴在皮肤里,最后经过检查确诊为脓毒血症和蜱传斑点热。医生再仔细追问老奶奶家是否饲养家禽家畜,老人告知家中养了3条狗、1只猫和20余只鸡鸭,卫生条件较差。而蜱虫通常藏身于草丛和家畜身上,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对饲养家禽家畜的居民威胁尤甚。
蜱虫的特性与危害:隐匿的“吸血鬼”
蜱虫是什么?它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微型吸血鬼”,以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为生。蜱虫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体型虽小,成虫通常只有2~10毫米,但吸血后能膨胀到原来的1.5到100倍。
蜱虫叮咬不仅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红肿和疼痛,还可能传播多达80余种病毒、30余种细菌和30余种原虫性疾病。这些病原体能够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蜱虫叮咬的症状与危害
被蜱虫叮咬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发热、皮疹以及头痛等。这位71岁的老奶奶,在被蜱虫叮咬后,首先出现了畏寒发热、皮疹的症状。由于蜱虫叮咬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感冒或皮肤炎症,因此很多人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病情加重。而这些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蜱虫叮咬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蜱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错误的处理方式,例如强行拔出蜱虫,不仅容易导致蜱虫头部残留在皮肤内,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正确的做法是:首先用酒精涂抹在蜱虫的身体上,使其头部松动或死亡;然后用尖头镊子紧贴皮肤,垂直向上小心地将蜱虫拔出,避免左右摇动或旋转。处理完蜱虫后,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消毒,并在必要时保存蜱虫供医生进一步分析。如果蜱虫深嵌皮肤,切勿自行处理,迅速求医。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1.蜱虫最活跃的时期是每年的4月至9月,特别是夏季。当您前往林区、草地等蜱虫栖息地活动时,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2.穿戴适当的衣物:在可能接触蜱虫的环境中,应穿着浅色长袖长裤,并扎紧衣物的袖口和裤腿。浅色衣物有助于更早发现附着在衣物上的蜱虫。
3.使用驱虫剂: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使用驱虫剂,可以有效预防蜱虫叮咬。对于儿童和宠物,应选择专用的驱虫产品,并遵循使用说明。
4.回家后的身体检查:每次外出归来后,应及时检查身体,特别是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等皮肤较薄的部位,确保没有蜱虫附着。
5.保持家畜清洁:蜱虫常寄生在家禽和宠物身上,尤其是狗和猫。因此,定期为宠物洗澡,使用宠物专用驱虫药物,并清洁其活动区域,是防止蜱虫传播的重要手段。
6.环境管理:清理房屋周围的草丛和灌木,减少蜱虫的栖息地。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饲养家禽的家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尤为重要。
经过医护团队连续九天细致入微的治疗与呵护,这位七旬老奶奶终于康复出院,重获健康。尽管蜱虫身形微小,其潜藏的健康隐患却巨大无比,不容忽视。老奶奶的康复历程,提醒我们需加强对蜱虫的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