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正在上演“消失的银行”,湖南本土银行拉开“村改支”的序幕。
8月19日,长沙银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收购祁阳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祁阳村行”)设立分支机构的议案获审议通过。
无独有偶。7月30日,湖南银行发布股东大会决议公告,通过了《关于湖南银行收购湘乡市村镇银行改建为分支机构的议案》。
据湘江金融圈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国内至少已有50家中小银行步入解散或被合并的轨道,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村中小银行,近40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转为主发起行的分支机构。“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正在金融界接连上演。
收购村镇银行“进行时”
资料显示,此次长沙银行收购的祁阳村行成立于2008年12月,由长沙银行与湖南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及桂青松等4名自然人于2008年12月发起设立,是全国1600多家村镇银行中首批设立的村镇银行。
祁阳村行曾荣获“全国百强村镇银行”称号。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9.87亿元,净资产1.89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0.61亿元,净利润0.18亿元。注册资本5000万元,现有员工72人,下辖5个营业网点。
公告显示,长沙银行按照“先收购全部股份,后改建分支机构”的两步走方案,积极推进祁阳村行改革重组。2022年以来,长沙银行以支付现金方式陆续增持了祁阳村行。截至目前,该行对祁阳村行的总持股数为500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00%。
长沙银行用“三个有利于”进行了介绍:有利于提升经营发展质效、有利于增加县域金融供给、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该行表示,祁阳村行名下的全部资产、负债、债权、债务、业务、网点、客户、人员以及其他权利义务由该行承继。
作为湖南银行唯一一家并表管理的附属子公司,湘乡市村镇银行的“村改支”也已提上日程——该行8月12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湘乡市村镇银行被湖南银行收购改建为分支机构(吸收合并)的议案》。
湘乡市村镇银行是我省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以来,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新型村镇银行。天眼查信息显示,湘乡市村镇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湖南银行,持股比例51%。
中小银行被合并渐成趋势
受益于本世纪初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允许各路资本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政策红利,村镇银行在湖南全省陆续铺开。
除祁阳村镇银行外,长沙银行还设立了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宜章长行村镇银行。2023年11月,监管部门分别对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宜章长行村镇银行股权变更进行批复。受让完成后,长沙银行及其关联方持有宜章长行村镇银行61%股权、湘西长行村镇银行超过55%的股权。
长沙农商银行则发起设立了洪江、绥宁、江永、新田、桑植、双牌、城步等7家湘农系村镇银行扎根县域,稳健经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
目前,湖南共有村镇银行74家,分别由近20家不同的主发起行发起设立。从主发起行的性质来看,既有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也有城商行、农商行。
今年以来,主发起行对旗下村镇银行的吸收合并持续不断,“村改分”“村改支”已渐成趋势。进入下半年,相关收购改制动作依旧频频。比如,7月份,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东莞银行收购旗下长安村镇银行、东莞厚街华业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
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8月初,被吸收合并的中小银行数量已超50家。从公布的信息来看,省内的大型银行吞并中小银行是主流,省级城、农商行更是吸收合并中小银行的主力军。
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
当年放宽村镇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是改革所需。如今,加速中小银行“减员”的步伐,同样是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系统安全,进而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
中国人民银行报告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指出,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风险,合并重组有助于减少机构数量,优化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金融监管总局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少机构数量和层级,优化机构布局,重塑经营机制,加强集中管理,促进风险收敛。
多家银行在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时提到,相关收购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发展质效,增加县域金融供给,以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长沙银行表示,收购祁阳村行并设立分支机构,可以强化机构核心能力、丰富机构业务模式、有效提升机构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长沙银行丰富的产品线,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和充沛的资金量,当地客户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得以提升;此外,通过发挥长沙银行在人力、科技、产品等方面的优势,新设机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并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改建为主发起行分支机构是较为常见的改革化险措施之一。“‘村改支’能将村镇银行业务直接纳入主发起行管理,有助于增强服务能力,更有效率地推进改革化险,未来应给予村镇银行更多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提升村镇银行规模化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