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贵新 袁桂梅 李文球
“山上增了绿,田里增了产,村庄增了景,群众增了收,退耕还林提质增效实打实。”1月26日,在隆回县荷香桥镇白山村,该镇党委书记黄世杰扳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向前来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典型范例调查评估工作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中心一级巡视员刘再清介绍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情况。
退下“旧面孔” 穷山恶水变脸青山绿水。
隆回素有“南面开桃花,北面飘雪花”之称。
北部大多为花岗岩山地,南部以石灰岩丘陵岗地为主;全县石灰岩山地面积达62万亩,其中岩石裸露率30%以上的石灰岩石山面积30多万亩,涉及15个乡镇378个行政村。为了帮助群众开发利用石山,变难用地为有用地,该县大力开展石山造林。
目前,全县石灰岩石山共营造柏木等生态、用材林6000余万株,成林面积30余万亩。形成了一条长50公里的大规模绿色林带,使全县净增森林覆盖率5.37%,特别是石灰岩地区人平增加林地0.63亩,森林覆盖率增加55.15%,基本控制了25万亩石山的水土流失。
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石山造林12.2万亩,其中柿、枣、梨等经济林1.7万亩,为全省乃至全国石灰岩石山造林树立了典范,为退耕还林治理创造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林地面积从2000年的215.8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56.5万亩,新增林地40.75万亩,增长18.93%;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48.1%增加到现在的55.15%;活立木总蓄积量从2000年的560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1060万立方米,新增500万立方米,增长89.28%。
让一座座荒山退出视野,处处青山处处绿,实现了景不断线、绿不断链的目标。
退出“老套路” 因地制宜创造隆回特色
退掉了旧观念 积累了新经验。长期以来,造林绿化停留在固有的模式和方式,旧观念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摒弃了旧思想、旧观念,不良作风,转变了干部作风,创造了新的造林模式,打造了亮点,创造了经验。
造林规划布局更科学,将全县划分为西北部高寒山区、北部花岗岩地区、中西部板页岩地区、南部石灰岩地区4大退耕还林类型区,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造林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严格实行针阔混交,以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
造林模式更适用,探索出了4类12种适宜的退耕还林模式。在西北部高寒山区,主要是以金银花为主的4种退耕林药模式。在南部石灰岩地区,确立了以柏木、刺楸、柿、枣等耐旱树种为主的2种石山造林模式。在中西部板页岩和北部花岗岩地区,确立了以楠竹、松类、杉木、桤木、枫香等树种为主的6种造林模式,既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帮助群众迅速脱贫致富。
全县共配备1193名护林员。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严禁占用基本农田造林,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基本农田建设。
2000年以来,全县累计改造低产田3.6万亩,完成30万亩基本农田的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移民,近年来,全县共实施山区生态移民150余人,退耕还林500余亩。
退掉“穷帽子” 一方山水致富一方群众
荒山大县、石漠化大县、穷山恶水一度成为隆回的标签和代名词,为撕掉标签和代名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改变了生态环境,通过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让一座座荒山慢慢变绿,从荒山大县跨进全国绿化模范县。据统计,每年水土少流失达50万立米,20多年来年来相当于少流失了20万亩土地。
还上的是金山银山,释放的是生态红利。以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导致吃山山穷,吃水水尽,生态环境恶化,收入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后,国家投入不断加大,群众直接受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明显,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目前,该县已有36万亩郁闭成林,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境内“北部泥沙流,南部石头长”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树立了典范。
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了产业化发展,全县共新造杉木8万亩,柏木8万亩,金银花5万亩,楠竹2万亩,马尾松、国外松10万亩及梨、板栗等果木林7万亩;巩固了10万亩水果基地、10万亩笋竹林基地、15万亩杉木速丰林基地、25万亩松类工业原料林基地、15万亩中药材林基地、10万亩柏木用材林基地等六大林业基地,加速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产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方山水致富了一方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全县有400余个村被评为生态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