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晚,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衡阳市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代表团向大会提出的一份全团建议,请求省政府加大对衡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支持力度。

国家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
国家物流枢纽按功能分陆港、港口、空港、生产服务、商贸服务、陆上边境口岸等6种类型。截至目前,湖南省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城市共有4个,分别为长沙(陆港型、生产服务型)、衡阳(陆港型)、岳阳(港口型)、怀化(商贸服务型)。衡阳地理位置突出,是湘南地区首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华南的枢纽、湖南的“丹田”、湘南的中心,衡阳是企业投资布局华南的“桥头堡”、粤港澳辐射内陆的承接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充分具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发展枢纽经济的得天独厚条件:处于京广大通道上,连接广西(东盟/北部湾)和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有湘江2000吨级航道通达。衡阳更可辐射带动湘东南地区,包括郴州、永州,以及邵阳、湘西地区。
2021年12月,衡阳成功纳入国家陆港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名单。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22年9月28日,衡阳国际物流港项目正式举行开工仪式。
据了解,衡阳国际物流港项目位于珠晖区东阳半岛,蒸湘南路以东、107国道以西、绿岛大道以北、湘江以南合围区域,汇聚机场、铁路、公路和水运。规划用地4582亩,总投资约180亿元。衡阳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是衡阳加快建设物流枢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动能。两年多来,衡阳紧抓建设机遇,注重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建设,“一核、两群、多中心、末端节点全覆盖”的物流设施体系和“四主三辅”的物流辐射通道体系基本成型,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出。在国家布局中,又先后获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全国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全国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全国粮食物流关键节点城市。衡阳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发展区域,是辐射湘、粤、桂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对于实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全国看,可成为构建国家物流骨干网络的重要支撑。从全省看,可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从本地看,可成为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有力推手。衡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对于进一步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为此,衡阳代表团全团建议:一是加强对衡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视程度。建议省政府出台规划指引,引导各区域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实现差异化建设,协同式运营。衡阳是除省会长沙外唯一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内陆地区,铁路、公路以及多式联运,陆港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请求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更多重视。二是加大对衡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支持力度。建议省政府同步加大对衡阳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方面,对衡阳予以优先支持。在项目方面,将衡阳国家物流枢纽项目纳入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在调区扩区、项目申报审批、产业扶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支持衡阳申报粮食、肉类、水果等类别的特殊商品指定口岸;加快推进南岳高速北延工程、湘江衡阳至永州二级航道、衡茶吉铁路扩能改造、南岳机场提质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对衡阳陆港项目前期手续的审批速度。衡阳陆港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多,为加快推进该项目,建议省相关部门为衡阳陆港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即项目资料报批后列入优先办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