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宗蔚 黄灵芝
她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事,实在是没有什么闪光点。1989年丁一玲从邵阳卫校毕业后,20岁的她投身于邵阳市脑科医院参加工作,至今在护理岗位上已默默耕耘34年。34年的护理生涯,她一直奋斗在临床精神科病区一线,用真心、爱心和责任践行南丁格尔的初心和使命,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始终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
人生路口,树立初心
生活充满戏剧性,中考填写志愿时,原来属意于师范专业的丁一玲误打误撞考入了自己先前并不看好的护理专业。木已成舟,她决定抓紧当下,好好学习护理知识。
护士的工作十分繁琐,病患随时可能吵闹,吃饭、洗澡都难以独立完成,丁一玲和同事们要日常为患者们洗头、梳头、喂饭,就像照顾家中小朋友一样。因为病种的特殊性,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会有过激行为出现,挨打、抓伤都是常事。在封闭病房给家属开门时,丁一玲曾被病人一巴掌扇到脸上,当时的她刚进入医院工作一年多,还是个新手护士,但她已经明白,对患者的包容心和同理心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工作第三年,精神科男封闭病区发生了一件紧急情况,上夜班的丁一玲在凌晨三点多钟发现一名患有抑郁症的病患准备在天花板的电风扇上自尽,她和同事们急忙安抚好病人情绪。害怕和紧张的情绪久久不能消散,丁一玲明白,如果她们没有发现这位男子的行为,后果不堪设想。丁一玲在心中敲响警钟,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病人的情绪动态,做好随时劝慰患者的准备,用心为他们解答疑虑。
不畏艰苦,砥砺前行
白班开始时,丁一玲和同事们总会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病区做好工作准备。在晚班、夜班结束前,她会先巡视一遍病房,确保没有特殊情况发生。这样的工作日程,即使是怀孕临产那天,丁一玲仍然坚守至最后一秒。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病患,儿子刚满一岁时丁一玲就坚持选择了一白班加一周夜班的轮班制,高强度的工作使她无暇顾及家庭,心理压力也特别大。为了缓解压力,休闲时间的她会选择散步听音乐,还会在无人处通过大声吼叫自我发泄,除此之外,丈夫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在丁一玲忙着上夜班时,他包揽了大部分家庭事务,默默支持妻子的工作,让丁一玲有更多的精力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面对病患,用心关怀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病房中充满欢声笑语,随后丁一玲端上特意买来庆祝生日的一小块生日蛋糕,带领大家一起为患者庆贺,种种举动温暖着病房中每一位参与者的心。
“丁护士就像病人的妈妈一样,关心病人,态度温和,极有耐心,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病人,非常照顾他们,”同病区的许护士说,“有时病人衣服不够或者饭菜不合口味,丁护士会从家里为他们带衣服来,还会为他们做点家常菜。”
“丁阿姨、丁妈妈……”在病区总能听到患者呼唤丁一玲的声音,因为充满信任,病房中有什么事情总是愿意找这位“阿姨”、“妈妈”帮忙解决,丁一玲也不负期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患者呼唤,下一刻总能看到她急切赶去的身影。
丁一玲明白,社会总不可避免得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弱势群体抱有偏见,甚至是病者亲属都缺乏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从刚参加工作到如今,她始终秉承着对患者“细心、爱心多一点”的工作理念,始终怀抱善意,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弥补他们情感上的缺失。
年度优秀护理工作者、年度“优秀护士”、邵阳市“芙蓉百岗明星”……种种荣誉称号伴随着丁一玲34年的护理生涯,除却一本本明亮鲜红的奖状,患者们康复出院的消息就是对她最大的表彰。丁一玲总是笑着说:“我的工作是基层中的基层,即便马上就要退休,我也会不忘初心工作到最后一秒,做到心中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