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幸福的压舱石。近年来,揭阳市两级法院始终锚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中守护百姓安宁,在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激发经济活力,在不断优化多元解纷机制中助力社会综合治理,为平安揭阳建设注入澎湃司法动能,在守护和谐稳定的征程上镌刻下坚实印记。
铁腕惩恶护安宁
筑牢平安“防护网”
“毒品数量接近3公斤,两次暴力闯卡抗法,五年内再次犯罪,可见他具有极深的主观恶性和极大的人身危险性……必须依法严惩!”谈及温某鸿贩卖、运输毒品案时,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周少芬仍难掩痛心,“真不敢想像这些毒品会害了多少家庭。”
2019年10月,温某鸿受两人委托购毒。从他人处获取了大量冰毒后,温某鸿携带毒品驾车返程。行至高速公路出口时,温某鸿遭遇公安机关设卡拦截。面对检查,温某鸿竟猛踩油门意图闯卡,结果未能逃脱被当场抓获,警方在温某鸿车内查获甲基苯丙胺2997.21克。更令人震惊的是,案发前半个月,温某鸿就曾因涉毒犯罪线索被拦截,却强行闯卡逃脱,此次已是第二次暴力抗法。
![]()
揭阳中院一刑事案件庭审现场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周少芬坚持“毒品数量+其他情节”的标准,严格依据毒品数量界定基础刑罚,并将暴力抗法、累犯等情节作为量刑关键依据。最终,法院依法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温某鸿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揭阳法院始终将每一起刑事案件的审理都视作夯实平安根基的“关键一环”,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今年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妥善审结涉黑恶案件6件34人;落实市委铁腕禁毒部署,审结涉毒品犯罪案件32件68人;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成功审结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27件340人,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药环、盗抢骗等犯罪,从严从快审结相关案件510件1131人;坚决打击涉“地下六合彩”赌博犯罪,审结涉赌博犯罪案件36件139人,净化社会风气……
一次次公正判决、一组组翔实数据,都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制裁,揭阳法院以司法之为回应人民之盼,筑牢正义防线,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法治护航促发展
激活经济“新动能”
“白纸黑字约定租20年,怎么能说解除就解除?”
今年6月底,揭阳中院庭审现场,陈叔拿着泛黄的租赁合同情绪激动。而某通信公司经理眉头紧锁:“我们不是耍赖,只是因为5G网络优化升级,通信基站必须重新选址并更换5G新设备,没办法继续承租。”
这场基站“拉锯战”的源头,要追溯到12年前。
2013年,陈叔与某公司签订一份为期20年的租赁合同,将自建房部分空间租给对方建设通信基站。2016年,合同相应权利义务转移至某通信公司。2023年,为顺应国家5G网络优化升级大势,通信公司提出重新选址、解除合同,却遭到陈叔坚决反对,双方协商无果后对簿公堂。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通信公司支付违约金。公司不服上诉,还提出涉案房屋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租赁合同应属无效。
一边是5G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一边是村民对一纸合约的信赖利益,揭阳中院承办法官陈益文深知,此案不仅关乎双方利益,更影响全市十余处类似基站搬迁进度,直接关联揭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为此,审判团队果断确立“调解优先”思路,先行开展“背对背”调解:一边向企业说明诚信履约的重要性,并细算若合同履行陷入僵局提前解除的情况下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欠付租金等“法律账”;另一边,向陈叔一家耐心释法,告知其合同可能无效的法律风险,同时阐释5G升级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意义。
最终,审判团队抓住机房空调曾经起火熏黑墙面的细节,找到调解的突破口,让公司适当提高赔偿金额,顺利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双方合同解除,公司支付5.16万元,陈叔配合拆除基站。
一场持续良久的通信基站“拉锯战”,在审判团队的倾力调解下,仅用时14天便画上圆满句号,这是揭阳法院以司法之力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
“法治护企”活动现场
今年来,揭阳法院立足“发展所需”,竭尽“司法所能”,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石化产业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助力“百千万工程”“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新格局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依托3大调解中心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283件,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健全运用15项破产审判机制,通过重整、和解等方式帮助企业实现重生,审结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28件,不断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守信激励与信用修复机制,为1554家企业开具《信用修复证明书》,帮助恢复融资能力;挂钩联系玉器商会、军埔电商协会等行业协会,开展“法治护企”系列活动29场……以一系列有力的司法“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全方位护航揭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元解纷纾民困
共绘治理“同心圆”
“这笔钱,不仅让我得到及时医治,还让我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
今年劳动节前夕,55岁的建筑工人老陈握着回访法官的手,眼眶泛红。
原来,2022年老陈在某建筑公司工地作业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摔落。紧急送往医院后,诊断结果令人揪心:双侧额叶及左侧枕叶、左侧小脑半球区多发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颅底骨骨折……因感染问题,老陈的颅骨修补术推迟至2023年11月才完成。
2024年1月,老陈满心期待地去申请工伤认定,却因超过了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人社局出具了《不予受理通知书》。12万余元医疗费耗尽积蓄,老陈多次找公司协商,但对方仅同意承担医疗费,双方对残疾赔偿金等其他损失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老陈只好到当地法庭寻求帮助。
![]()
普宁洪阳法庭启动“庭所共建”联调机制,协同司法所工作人员、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
普宁市人民法院洪阳人民法庭收到案件材料后,庭长陈钦韬研判认为,“双方都在同村,又涉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要是简单一判了之,可能让矛盾变得更深。”考虑到当地司法所对村里情况较为熟悉,法庭当即启动“庭所共建”联调机制,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协同特邀调解员寻求该案的“最优解”。
症结很快摸清——老陈因伤残失去劳动能力,坚持索赔14万元,而公司认为已垫付医疗费,索赔过高。“先做鉴定作参考,再讲道理解心结。”大家一番研讨后,敲定了化解矛盾的思路。
鉴定报告出来后,老陈被评为十级伤残。调解人员随即兵分两路:法官向公司释明民法典中雇主责任条款,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其妥善处理纠纷;司法所人员、调解员则向老陈耐心说明其未系安全带作业也需承担部分责任。
经过多轮协商调解,公司最终同意分两期赔偿老陈其他损失共7.5万元。如愿拿到赔偿款后,老陈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样圆满化解纠纷的时刻,在揭阳法院的多元解纷实践中比比皆是。
揭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服务前移至基层治理一线,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5家基层法院、23个法庭全部入驻同级综治中心,46名驻点人员化解纠纷92件,“综治吹哨、法院集结、各方联动、共同化解”机制高效运转;创新“法院+”多元解纷模式,激活17个“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设立古城旅游、知识产权、珠宝玉器等调解工作站,307名调解员入驻调解平台,先行调解成功案件2677件;厚植“无讼”文化根基,推广“庭所共建”“擂茶议事”等特色品牌,共创9个“无讼村居”……
![]()
榕城法院法官到揭阳军埔电商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以“法”为基、以“和”为贵、以“情”为桥,揭阳法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格局,凝聚共治合力,努力将每一次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