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湘桥区太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传来阵阵悠扬的乐声。二胡的婉转、笛子的清越、琵琶的“珠落玉盘”声、扬琴的“叮咚”作响,交织成一曲曲动人的潮乐雅韵。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演奏者们神情专注、指法娴熟,完全沉浸在演奏中。
![]()
这支颇具水准的“乐队”,是太平街道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组织一批具备音乐专业技能的退休人员组建起来民乐团,免费为辖区的老年人提供系统教学。如今,这个“银发民乐团”自主谱曲,熟练演奏多首经典曲目,并频频参加文艺汇演等活动,他们的舞台从养老中心延伸到更广阔的社区,用音乐奏响了晚年生活的“幸福曲”。
民乐团所在的太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省级资金建设运营试点。该中心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湘桥区在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上迈出坚实一步。
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区域划分清晰、环境整洁温馨。多功能室里歌声嘹亮,是老人们排练合唱的欢乐天地;阅览室内静谧安然,几位老人正戴着老花镜,沉浸于书报之中;休息室、监控室等一应俱全,保障着老人们的安全……这里不仅是一个娱乐活动场所,更是一个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的专业平台,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涵盖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居家探访、失能老人帮扶、日间照料、医疗保健、老年人助餐等方方面面的照料,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
![]()
乒乓球室内,银发球手们挥拍自如,身手矫健不输年轻人;一旁的书画室,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老人们泼墨挥毫,感受着笔墨丹青的雅趣;在充满潮汕风情的竹编桌椅区,几位老友正品着工夫茶,在棋盘上捉对厮杀、谈笑风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服务老人,还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定期举办的养老培训课程中,既有面向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知识讲座,也开设了针对子女的急救技能培训,使群众更好地应对老年健康问题。
![]()
推进养老机构提质扩容,提升硬件设施与服务软实力;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更安全;建成“长者食堂”,优化提升助餐配餐服务,让长者吃上“暖心饭”;增设“长者发屋”服务项目,从“头”开始关爱老人;搭建智慧养老网络,用“一张网”实现将服务零距离与养老服务内容全覆盖链接;开展“银发集市”等多元活动,将服务“打包”送到老人门口,打造沉浸式养老服务体验新场景……据悉,近年来,湘桥区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城乡全覆盖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以区级养老服务机构为中心,以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社区级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精心构建“一刻钟养老生活圈”,将专业服务、资源与关爱精准输送到老年人身边,打造成“家门口”养老服务的新标杆,让辖区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在湘桥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一项项服务长者的民生实事落地,正如同那悠扬的民乐,共同奏响了一曲温暖而有力的“幸福夕阳曲”,托起了万千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