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提速、社会用电需求持续攀升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行业设备更新换代成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广州产权交易所(下称产权所)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产权市场价值发现的核心功能,成功为广州珠江电力有限公司完成#1、#2机组设备及公用系统设施等资产转让项目,以专业服务书写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企业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的实践答卷。
该项目挂牌底价1.13亿元,经过数十家意向方176轮激烈竞价,最终以1.52亿元成交,增值超3800万元。这一亮眼成果不仅彰显了市场对优质存量资产的认可,更印证了产权所通过科学交易方案设计与全流程专业服务,能够有效挖掘资产潜在价值,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坚实资金动力,为国有资产高效流转提供可靠市场化路径。
聚焦转型需求,高效破解资产处置难题
本次处置的2台320MW燃煤机组已稳定运行近30年,随着广东省能源结构转型战略深入实施,该批机组按规划退出电力生产序列,其资产规范处置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课题。
项目自2023年启动立项,历时近3年系统性推进,于2025年第二季度顺利收官。在处置全过程中,产权所严格遵循国有资产交易相关规定,有序完成设备资产清查评估、处置方案合规性论证、产权信息核查、交易平台挂牌公示、意向方资质审核、交易组织及合同签署等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把控每一个流程节点,确保了整个处置工作合法合规、公开透明、高效有序,切实解决了转让方面临的资产处置流程复杂、合规风险防控难度大等实际问题。
定制化服务赋能,提供老机组退出实践经验
从全国范围来看,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1.2亿千瓦,未来十年将逐步进入退役周期,此类资产的规范高效处置成为行业共性需求。产权所在本次项目中创新构建“产权市场+危废资质+拆解能力”三维度筛选机制,精准锁定具备专业能力的投资人,从源头上保障处置工作的环保合规性与实施专业性。
同时,将拆除实施、产权注销及资产交付等全流程关键节点嵌入合作合同,形成资产规范处置、环保风险可控、资金安全流转的闭环运行标准化操作模式。该模式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后续同类煤电机组资产处置参照执行后,可在3至6个月内实现资产安全处置、高效推进与高溢价成交,显著降低行政协调成本,有效规避环保合规风险,为全国范围内老机组有序退出提供了实践经验。
创新运作模式,打通绿色金融转化通道
项目成交后,1.52亿元转让价款快速回流至企业,专项用于补充“2×640MW超超临界机组”资本金,实现了淘汰产能向优质产能的资金转化。产权所以“现金属价”运作模式,打破传统认知中旧设备难以变现的困境,将银行、基金等金融资本“不愿触碰”的存量设备,转化为可核算、可计量、可回笼的稳定现金流。这一创新实践成功打通“资产、现金、资本金”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产能替代、资源再生、产业集聚的三级跨越,让产权市场成为地方绿色低碳产业生态的“孵化器”。
珠江电厂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单一资产的高效处置,更探索出产权市场服务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新路径。未来,广州产权交易所将持续深化功能定位,优化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将更多存量资产转化为绿色转型资本,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产权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