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近期,市卫健部门专题研究部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防蚊灭蚊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守护市民生命健康。截至7月28日,我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6例,其中潮安区22例,湘桥区3例(含1例输入病例),饶平县1例;未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目前总体疫情形势可控。
据介绍,今年4月,我市印发《2025年潮州市登革热疫情防控要点》,细化各阶段任务。针对基孔肯雅热防控形势,市卫健局召开全市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对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双线”防控作出最新安排,并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线上培训。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市自4月起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开展登革热疑似病例NS1抗原筛查,5月将筛查范围扩大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发现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后,疫区及周边镇街严格落实“逢热必检”,目前已在全市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同时,采用“常规监测+飞行检查”模式,对全市镇街的蚊媒密度进行实时监测,组织疾控专家开展三期专题风险评估,动态优化防控策略。
为规范疫点处置,在县区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后,市卫健局迅速赶赴现场,并组织深潮现场流行病学项目办和市疾控中心指导县区开展处置工作。通过无人机勘察和现场走访,识别风险场所并督促整改,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市还坚持以清理病媒孳生地为重点,发动爱国卫生运动,将每月30日定为统一集中整治行动日,报告病例的镇街每月组织不少于2次统一行动,并组织专业有害生物防制公司开展公共外环境病媒消杀。同时,通过多元渠道开展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科普,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加强健康风险提示,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市卫健局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要主动清理蚊虫孳生地,及时倒掉房前屋后、阳台、屋顶等处的积水,清理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塑料瓶等容器中的积水,定期清洗水生植物容器,填堵低洼积水处,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做好个人防护,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等防蚊灭蚊工具,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同时,要积极配合社区、物业等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病媒消杀工作,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携手筑牢防控屏障,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