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汤溪镇麻寮村近年来凭借一系列扎实举措,实现了从“旧村落”到“新家园”的华丽蜕变,乡村风貌焕新颜,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走进麻寮村,昔日的老旧危房、违章建筑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错落有致的绿美休憩平台、瓜果飘香的“四小园”和整洁蜿蜒的休闲步道。总人口仅72户的村庄,在两个月内高效完成82间约2000平方米建筑的清拆工作,拆除“三线”旧线缆2.6公里,为乡村建设腾出宝贵空间。
汤溪镇麻寮村党支部书记 邓铁国:党员带头拆,村民跟着干,大家都想让村子变好看。清拆后我们用溪石铺步道,种上果树草坪,还改造了44户农房外立面,3000平方米的植绿补绿让村子像个大花园。
村民:以前村里到处是破旧老屋,路都不好走。现在拆了危房,建了小公园、步道,环境好多了。
如今,20多个景观节点串联起全村的绿意,农房“微改造”更让老宅子焕发新活力。
在宅基地改革中,麻寮村成立宅基地和农村建房工作理事会,挨家挨户摸清72户村民的宅基地信息,形成“一户一册”。通过宣传“建新拆旧”等政策,35户已完成落位抽签并签订承诺书,确保麻寮村“一户一宅”工作有序推进。
汤溪镇麻寮村党支部书记 邓铁国:理事会由老党员、乡里贤达组成,大家信得过。政策讲透了,村民都愿意配合。现集体建设用地正在审批中,以后建房有规矩,村子布局更合理了。
与此同时,麻寮村积极探索“建筑+光伏”发展新模式,始终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原则,严格按照“风貌优先、光伏赋能”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光伏设施与周边建筑物、人文景观的协调性,确保光伏项目融入乡村整体风貌。为此,村里投入30万元,利用村委会、文化站等村集体公共用房的闲置屋顶建设光伏发电设施,打造光伏农房示范点。这些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万多元,不仅实现了“美丽+宜居”的目标,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的新活力。
汤溪镇麻寮村党支部书记 邓铁国:光伏项目是我们村探索绿色发展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研究,看看能不能在更多合适的地方推广,让村里的集体经济更壮大,让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
如今的麻寮村,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朝着“美丽、宜居、增收”的目标稳步前行,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