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近年来,我县聚焦传统木质渔排“污染重、效益低、抗灾弱”的问题,深入践行“疏近用远、生态发展”理念,以养殖保险、金融贷款等组合拳打响“木改塑”攻坚战,助推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在柘林湾海面,蓝色塑胶网箱如棋盘般铺展,与远海“甜甜圈”状深水网箱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饶平海洋牧场的深蓝图景。
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我县历史上养殖网箱多达5.9万格。“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科学划定养殖空间布局,清建并举推进近海传统渔排“木改塑”和深远海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清拆传统木质渔排超2万格、投放新型环保塑胶网箱约1.3万格,514口重力式深水网箱和首批48格筏架式鲍鱼网箱全面投产,实现了“木改塑”和重力式、筏架式网箱养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
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 文湘鑫:坚持近浅海做“减法”、中远海做“加法”、综合开发利用做“乘法”,聚力推进“木改塑”、“标准海”供应等工作,重构海洋空间新格局;坚持向大海要食物,打造海洋牧场科创基地,全力攻克高价值雄性海鮸育苗、牡蛎肽酶解等关键技术,谋划建设桁架式深水网箱,奋力完成超3万格“木改塑”任务。
“投入大”“资金难”是养殖户投放新型环保塑胶网箱的一大阻碍,我县通过“政府+国资平台+企业”模式,分期实施5亿元海洋牧场设施建设项目,以“拆二用一”“拆二租一”等方式引导养殖户转型,力争三年内实现内湾区木质渔排减量40%。目前,我县新型塑胶网箱单格产量增长25%、产值增长33.3%,养殖户年均收益提升超10万元。
此外,金融支撑成为转型重要保障。我县推出“蓝色海洋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累计投放贷款23.35亿元,惠及4000余户养殖户;政府补贴60%保费的养殖保险,让企业以10%的成本获得70%风险保障,大大消除养殖户的转型顾虑,“木改塑”参与率提升至85%。
在推进近海转型的同时,我县不断加速向深远海拓展。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抗风浪能力提升40%,使用年限延长至30年,荣汛、杰汛等企业已投放514口,养殖海鮸、云龙斑等鱼类500万尾,最高年产值7亿元。
蓝色大海,美丽富饶,机遇无限。饶平踏浪前行,耕海牧渔,向海图强之路将走得更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