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百千万工程”】干群合力清拆攻坚,饶洋镇激活人居环境整治“全民模式”)
过去一段时间,全长8.2公里的G355国道饶洋段两侧杂草丛生,断壁残垣、违规搭建随处可见,既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又拉低镇容镇貌,但如今情况有了好转。日前,饶洋镇开展国道G355沿线清拆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危旧房屋、违法搭建204处,总面积突破6600平方米,清运杂物垃圾815吨,国道沿线风貌实现质的提升。
更难得的是,开展仅一周,沿线群众自行拆除的围墙、栏杆、铁皮棚等违规搭建物就多达99处,面积超过2960平方米。群众主动干的“全民模式”,让长效管理机制成为可能,也为创建省级典型镇提供了内生动力。

受访者供图
清拆有方法,党员带头齐上阵
“万事开头难。”据饶洋镇党建办工作人员陈可介绍,行动中最大的难点是群众不理解,残破的铁皮棚侵占着路基,废弃杂物随处可见。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如何突破?饶洋镇的做法是进行全域动员,划分9个工作组,由镇领导带队,组织机关干部、村干部,对沿线所有商户、住户开展“面对面”宣传并发放《告知书》。在入户发放过程中,工作组建立台账,记录对整治行动的态度及疑问诉求。最终,沿线群众对整治行动知晓率达100%,支持率大幅提升,为后续清拆工作奠定坚实群众基础。
从“要我拆”到“我要拆”,还需要激活群众自治的内在动力。饶洋镇、村干部每日通过村头大喇叭、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清拆成效与群众自拆的照片、视频。
“党员带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陈可表示,在前期宣传和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加入到拆除乱搭乱建的行列中,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良好整治氛围。
受访者供图
以拆促建,打造宜居宜业新饶洋
风貌提升,不只局限于拆,建设方面更是重点。饶洋镇以清拆而来的空间为切入点,推进国道沿线风貌提升工程。平整硬化拆除后的空地,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绿化美化,在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绿化带;突出特色打造,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计划设置有特色的小型景观节点,彰显饶洋镇独特魅力。
此外,饶洋还将开展全域延伸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国道整治为样板,将清脏治乱行动覆盖全镇村落。聚焦村庄内外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等突出问题,明确清理标准和完成时限。让整洁有序的环境从主干道延伸到每个村组、每户庭院,实现全镇人居环境的整体跃升。
对于人居环境的长效跟进,激励机制很重要,对此饶洋镇着力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成立专门督查小组,定期检查验收各村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成效显著的村居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同时,将整治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与晋升、奖惩挂钩,通过严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