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江东镇洋光村濒临韩江,堤外是澄碧江水,堤内是绿色沃野,坐拥耕地、鱼塘等资源,发展农业自然禀赋突出。立足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江东镇洋光村在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时代浪潮中,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标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环境美、设施全、产业兴”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昔日普通村落蜕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刷新乡村“颜值”
自去年以来,洋光村以“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资金、人力、物力,全力打响“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战,累计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垃圾杂物536处,清理积存垃圾杂物约655吨;拆除沿街破旧附属设施78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遮阳网145处,拆除乱搭乱建、危旧建筑65处,农村“三拆”面积约8000平方米;巷道硬底化1200米,清理沟渠河道约550米。整治“三线”乱搭乱接8公里。整治池塘3个,清理池塘漂浮物及淤泥约4350吨。因地制宜盘活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闲置地块,打造“四小园”,以小园小美助力乡村大美。同时,洋光村还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等一系列长效管护机制,配备5名专职保洁员,定时消毒杀菌,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如今的洋光村,白墙黛瓦映碧水,村道干净整洁,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村民出门见绿、移步闻香,幸福感节节攀升。
全力推动基础设施提标 筑牢发展基石
洋光村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高标准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焕新升级”,建设成联结党员群众、激活乡村发展的“神经中枢”。同时,对村南路、洋尾池路、仙爷宫后路、上堤路及学校后路等主干道、村道进行道路硬底化,补齐农村交通短板,为村民出行提供更好保障。聚焦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深入推进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垃圾收集点建设、供水管网铺设等,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好“小设施”惠及“大民生”。此外,村里还建设了村党建公园、健身器材等设施,铺设休闲步行道,完善老人活动中心、功能室,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
党群服务中心
公 厕
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激活增收引擎
立足“农耕为本”的传统优势,洋光村深耕竹笋、白茄等特色种植业,走出“种植+销售+旅游”的全链条发展路径。充分利用与省农科院合作的契机,引进名优蔬菜种子进行科学育苗种植,从源头为洋光村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玉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玉瑶洋光蔬菜基地,带动周边就业人数约50人,年经营收入约60万元-80万元,通过“建造+运营+增值服务”模式整合洋光村碎片化资源,促进农业+旅游发展融合。2024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为15万元,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成片农田
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洋光村被选为省级典型村进行重点打造,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下一步,洋光村将继续深耕资源优势,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拓展产业链条,以更高标准打造典型村标杆,为“百千万工程”再添亮丽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