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饶平县高堂镇塘南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坚持“工农并举”,深化“清拆建管”,夯实“法治根基”,推动产业提质、风貌提升、治理提效,成功塑造菜脯之乡新面貌,先后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及“党建标兵”等荣誉。
萝卜产业。饶融 供
塘南村重点发展萝卜、龙眼等本土经济作物,并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稳产增收。目前,全村萝卜种植面积约50亩,可制作菜脯约10万斤,年产值约100万元;龙眼种植面积约180亩,年产值约36万元。
为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双赢,塘南村投入46.28万元实施塘尾沟农田水利设施提升项目,完成村内10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狮头鹅、淡水鱼等特色养殖业,通过科学养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此外,村内“双雄”等菜脯企业与广州市食品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大力发展萝卜精深加工业,成功开发出超市系列、方便系列、菜篮子系列等不同包装、规格及口味产品,实现菜脯产业增效。
组织人员清理村内卫生。饶融 供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塘南村聚焦村内主次干道卫生黑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建、垃圾杂草等“脏乱差”问题,按照“边排查、边宣传、边整治”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动乡村风貌蝶变升级。目前,已拆除村内危房、乱搭乱建645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招牌8个、清理建筑材料堆放70吨、垃圾杂草15吨、村内沟渠2500米。
针对“四旁五边”闲置地,塘南村采取“分类施策、立体增绿”模式,合理安排种植各类树木,实行古树名木挂牌管护,鼓励引导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建设,持续刷新村庄“颜值”。目前,累计新种植苗木357株、打造“美丽庭院”5户。同时,建立“常态化巡查+网格化管理”机制,结合积分奖励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热情,推动基层治理从“短期攻坚”向“长效巩固”转变。
整治后的人居环境得到提升。饶融 供
塘南村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积极推行“多元化+专业化”调解模式,统筹乡村法治文化资源,不断夯实乡村法治根基。“我们通过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公开村委会财务支出、重大事务决策等情况,营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氛围。”塘南村党总支书记吴得雄介绍说,该村组建由村“两委”班子、党员志愿者、乡贤、老人组、法律顾问等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有效调解矛盾纠纷。建设集禁毒教育主题基地、法治文化、法治宣传、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并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定期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和教育学习以及法治主题文体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场次,受众约1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