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普宁非遗技艺,守护传统文化瑰宝,7月11日下午,普宁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以“传承嵌瓷艺术 推动非遗发展”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宁嵌瓷直播活动。
活动邀请普宁嵌瓷市级传承人陈伟钦老师现场演示,结合技艺流程讲解与互动体验,吸引数千名观众通过线下线上直播平台同步观看。普宁嵌瓷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和建筑装饰艺术,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形象生动,吉祥美好,被誉为“永不褪色的造型艺术”,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伟钦老师首先向观众介绍了普宁嵌瓷的深厚底蕴。在演示现场,陈伟钦手拿瓷刀,将定制的彩色瓷碗敲击成所需大小的瓷片,再用钳子精准修剪成鳞片的形状,动作行云流水。他向观众解释,每一片瓷片都要根据图案需求,调整弧度与色彩,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瓷片拼接,才能呈现成品的灵动感。
在瓷片镶嵌环节,陈伟钦现场展示如何将剪好的瓷片用泥灰浆逐层粘贴于展板之上。现场观众屏息凝神,见证一片片碎瓷在陈伟钦手中逐渐拼合成寓意着“年年有余”寓意的鲤鱼图案,直播间弹幕瞬间被“厉害”“匠心”等词刷屏。
活动特别设置了嵌瓷制作近距离观赏环节。小朋友们伸长脖子仔细观看陈老师的制作手法,小脸上满是好奇与专注,目光紧紧追随着传承人手中翻飞的瓷片与工具,生怕错过嵌瓷技艺里的分毫巧思,非遗传承的鲜活气息在孩子们的注视中愈发浓厚。
现场问答互动热烈,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大学生调研团队围绕技艺细节、传承现状等踊跃提问,陈伟钦耐心解答,分享嵌瓷的文化寓意与传承故事;现场更有非遗爱好者分享非遗文化感悟。
现场体验环节,现场观众在陈伟钦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制作,虽初尝试略显生涩,却深切体会到每片瓷片背后的匠心。大家围站在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每个人都全神贯注,镜头内外都漾着对这项古老手工艺的热忱。
普宁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张潮明在总结时表示,今天举办的“普宁嵌瓷线上线下直播活动”吸引了学校师生、家长、广大市民朋友踊跃参与,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传承人与小朋友、大学生进行现场互动交流与观摩,激发了大家对普宁嵌瓷艺术的喜欢和传承的热情,必将推动普宁非遗更快更好发展。
传承非遗,既要守正,也要创新。此次活动通过直播让传统技艺“活”起来,让年轻人“动”起来,既展现了普宁嵌瓷的历史与技艺,也搭建起非遗与大众、年轻一代的沟通桥梁,为传统工艺传承注入新活力。未来,普宁市文化馆将继续探索非遗保护与活化的新路径,让这门独具特色的嵌瓷艺术跨越时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