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家长朋友们: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暑假,我们向广大家长发出如下温馨提示:
一、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希望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以孩子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尊重孩子的禀赋特质与兴趣爱好,为孩子选择真正喜欢、感兴趣的非学科培训项目。请避免盲目跟风、攀比,不盲目为孩子报班培训,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违规学科类培训,以免增加孩子的额外培训负担。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凡在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均属于违规培训。请广大家长自觉抵制以“研学、一对一、上门服务、线上答疑、能力拓展、教育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托管班、志愿填报、销售智能产品、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或以“幼小衔接、思维训练”等为内容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同时,不要选择开设在居民楼、车库、地下室等场所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培训机构。
二、理性参加非学科类培训。根据相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机构资质(包括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相关信息)、教师资质(包括姓名、照片、教师资格证编号等)、收退费标准(包括收费标准、退费办法、培训费收取账号等)、培训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时间、价格等)等信息,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如孩子确需参加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家长要综合考虑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请务必选择证照齐全、办学规范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同时,在选择时,请仔细查看机构的公示栏,充分了解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师资条件、收退费标准、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切勿选择资质不全、培训行为不规范、安全不达标的违规机构参加培训。 特别要留意校外托管机构的选择,校外托管机构仅提供照管、午休、就餐等服务,不具有办学资质,个别机构承诺的开展作业辅导,提高学生成绩均属于违规行为,请家长朋友们不要盲目听信无办学资质机构的误导宣传。
三、理性支付培训费用。按照要求,所有培训机构必须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进行售课,预收费用将全额进入平台监管账户接受监管,培训完成后经家长确认方能划转培训费。请家长朋友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端APP”选课缴费,不要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到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不要以任何形式一次性向机构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预收费用,一次性缴纳费用不要超过5000元,并且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索取正规发票,妥善保管,不要接受与实际培训内容不符的发票和收款收据等“白条”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依法维权。请您不要轻易相信机构的招生广告及口头承诺,抵制“预付费享优惠”“买一年送一年”等打折优惠方式诱导跨学期、跨学年收费的诱惑,避免机构倒闭“退费难”和“卷钱跑路”风险。
四、加强安全教育。家长朋友要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孩子防火、防触电、防溺水、防欺凌、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能力。教育孩子进入培训机构要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遇到突发事件沉着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参加培训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在路上嬉戏打闹、不驾乘问题车辆。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乘电动自行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
注意防范暴力欺凌,在单独培训时,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人身侵犯。参加舞蹈、体育等较易出现身体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时,切记“五不要”的安全提醒,随时关注孩子身体情况,如有不适切勿勉强坚持。
孩子的假期生活离不开家长的关爱、教育和监管,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维护良好教育生态。
最后,祝全体学生假期愉快,祝家长们顺遂安康!
东源县教育局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