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古城拥有近900年历史,承载着揭阳人民的乡愁记忆。如今,一群工匠采用传统技艺对其精心修缮,力求修旧如旧,让古建筑在修缮中重溯历史肌理,焕发别样风采。
在丁日昌故居旁的四点金门楼前,省级非遗彩画传承人黄瑞林正细心地修复壁画。他手持画笔,运用贝灰、矿物颜料细致地填补褪色的纹路,力图恢复壁画的原始神韵。随着笔触游走,曾经模糊的壁画正逐渐清晰重现。
在新街桥头的一处公祠屋顶上,有着32年嵌瓷经验的师傅郑锦焕,正用潮州古窑碎瓷片嵌入灰塑基底。他以贝灰、纸筋、红糖和糯米浆为材料,精心拼出“双凤朝牡丹”图案。此次修缮既沿用传统材料,又融入现代工艺加固,让建筑在保持原貌的同时更加牢固。
2025年5月,“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工程—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保护建设工程”修缮工作启动,由广东纪传英团队负责。中山路的318栋建筑,融合了骑楼、木构民居、苏式建筑、厂房四种风格。工匠们遵循古法,参照历史图案与照片,运用灰塑、彩绘等传统技艺,最大程度复原古城历史风貌与肌理。
据了解,广东纪传英团队已完成思贤路85栋、玉滘溪126栋建筑的修复工作。匠心筑梦,古建重生。从彩绘到嵌瓷,从灰塑到整体修缮,正是工匠们的匠心坚守,让承载千年记忆的揭阳古城在传承中延续文脉,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