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深知教育的力量。愿做一盏灯,用教育的温度,照亮每个孩子追梦的路!”在源城区政府大院槎城厅举行的“情暖源城·筑梦未来”大鹏新区教师支教分享会上,支教教师叶丽动情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帮扶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
01
建机制架“连心桥”:长效帮扶筑牢根基
深河同心,教育先行!大鹏新区与源城区教育协作基础深厚。三年来,大鹏新区已派出45名优秀教师扎根源城乡村学校倾情支教。同时,源城区精心组织90人次教师奔赴大鹏新区优质学校跟岗“取经”,“支教+跟岗”双向赋能的人才培育通道全面畅通。2023年12月,两地24所学校成功“结对子”,建立起以“校际管理经验共享、教师跟岗培养、优质教研资源互通”为核心的“三个全覆盖”长效帮扶机制。机制建立以来,两地学校携手开展组团送教、联合教研等活动50余场。更令人振奋的是,大鹏新区及社会力量累计捐赠教学设备及帮扶资金超85万元,惠及源城师生3000余人,为源城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大鹏力量”。
02
精准“滴灌”:靶向送教激发内生动力
大鹏新区的帮扶,贵在精准,重在实效,着力于激活源城教育的内生力量。
课堂焕新颜:支教团队带来54节精彩纷呈的区校级示范课和44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叶丽老师在庄田小学创设英语情境教学,让课堂“活”起来;欧阳喜敏、刘宜老师在墩头小学打造的经典诗文范例课,深受师生喜爱;更有“仿生科学与艺术”课,点燃学生创新火花,设计出“智能救援机械臂”等创意作品。
实干解难题:支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叶丽老师积极协调,成功促成深圳企业为源城学校捐赠43台新电脑;队长欧阳喜敏创新探索“教育+文旅”模式,为大鹏引智、为河源宣传;徐伟思老师心系学生,自费在高温下修补教室墙面,点滴行动暖人心。
师资强根基:两地联合发力,通过“三名”工作室骨干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督导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覆盖源城教育工作者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本地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03
情暖槎城:山海携手共育芬芳硕果
帮扶的成效,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源城校园。大塘小学的学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埔前中学的校风学风和家长满意度持续向好,这些可喜的变化正是山海教育协作结出的实在硕果。源城也以满满的诚意和贴心的关怀回应支教教师的付出:从周到细致的生活起居安排,到为宿舍加装空调改善环境,努力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支教教师都能把源城当作温暖的“第二故乡”。
山海不为远,教育情更长。如今,一批批留任教师仍在源城热土上默默坚守,新一批跟岗学习也已扬帆启航。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和教育力量,必将持续为源城学子点亮梦想,共同谱写两地教育协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