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升温
人们更爱戏水、游泳
与此同时
溺水事故风险也随之加大
一定要高度警惕!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吴秀静表示:“近一个多月来,已收到5例溺水患儿。其中有一对兄妹,因为溺水,生命定格在了最天真烂漫的年纪。”
吴秀静介绍,这对兄妹中,哥哥3岁,妹妹2岁,因在家门口的小河边玩水不慎失足。发现孩子溺水后,家人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送到当地医院抢救,但由于病情过于危重,又紧急转院至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
尽管经过医护人员多日抢救,兄妹俩依然深陷昏迷,毫无自主呼吸迹象,缺氧导致的严重脑损伤、脑水肿、脑疝和多器官衰竭,最终让这对兄妹的生命画上了终点。
暑假即将到来
家长们一定要看好自家孩子
近期,全国已发生多起
未成年人溺水事件
↓↓
3名儿童结伴游玩
2人不幸溺亡
6月1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15日下午,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鹤鸣湖发生一起3名孩子溺水事件。17日,鄢陵县应急管理局介绍,经有关部门搜救,2人不幸溺亡。
3名儿童不慎落水身亡
6月9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报:6月8日中午,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的3名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五道村游玩,在徒步通过穿山河(该河与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交界)的一处滚水坝时不慎落水失联。最终,3名落水儿童被全部打捞,经现场医务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10岁男孩不幸溺水身亡
6月2日晚,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发布通报:
广东两孩童河边玩耍
不幸溺亡
4月21日,广东汕头潮南区峡山街道西港村,两孩童河边玩耍不幸溺亡。峡山街道办工作人员称,系意外事件,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父亲带一双儿女钓鱼
不幸全部溺水身亡
5月18日,重庆开州区临江镇三星村一位父亲带着一双儿女来到河边钓鱼,不幸全部溺水身亡。一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意外发生在18日下午1时许,一名父亲带着儿子和女儿到河边钓鱼时,女儿意外落水,父亲和儿子试图营救落水的女儿,但均被急流卷走。
溺水已成为
青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
“头号杀手”
家长要格外警惕!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由于自主活动范围更大,发生溺水危险的地点扩大为池塘、湖泊和江河。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1. 让自己浮出水面
两只手抱住膝盖,采用水母漂的方式,身体就会慢慢地浮到水面。
等浮上来后再迅速翻转,双手抱头仰卧,便可以漂浮在水面。
2. 引起他人注意
1. “叫叫伸抛法”
第一步:“叫”(大声呼救)
当发现有人溺水后应该大声呼叫成年人来帮忙,而不应该贸然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
第二步:“叫”
拨打110、120报警,寻求专业救助。
第三步:“伸”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将身边的竹竿或衣服伸过去给溺水者。
第四步:“抛”
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2. 心肺复苏术
溺水事故发生后,一定要注意,民间很多所谓“控水”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可取的!
准确实施心肺复苏术才是正确做法。应遵循ABCD原则,即按照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s)和除颤(defibrillation)的顺序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