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春风暖,万家同心岁月甜。新江街道按照区委关于“一核多元共治”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工作要求,以朱门亭社区为试点,聚焦多元共治,推动基层治理资源集约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常态化、机制长效化,努力打造“和亭美社”品牌。
01
强化“一核”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强“四个万家”“平安直联”“红色订单”等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在岗古岭公(廉)租房实行“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联治模式,建立邻里党支部党员包联帮扶困难户机制。二是深化“大党委”协同机制。建立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季度会商等联动机制,协调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整治、环境卫生保洁等活动,实现资源整合与责任共担。三是实行综合网格治理。建立“七有”综合网格治理机制,设置10个综合网格,构建“网格预警+入户走访”双向联系机制,延伸治理末梢,贴身服务群众。
02
凝聚“多元”合力,优化社区治理服务
一是激活居民自治内生动力。通过“民意亭”座谈、入户走访、“红色订单”微心愿、民意箱意见征集广泛征求民意,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二是整合社区办公资源服务群众。围绕“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要求,不仅设置“书香美社”、亲子乐园、书画展览等功能场室,还打造了“和亭有礼”志愿积分服务活动礼品兑换区,以及活动剪影展示区等多元功能场所,让社区生活气息愈发浓郁。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和美共富工坊”,举办手工艺技能培训,帮扶困难群体100余人灵活就业。三是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组建乐民、睦邻、共富坊、新阶联四支志愿服务队共200多人,主要开展助困帮扶、就业互助、交通秩序维护、城乡风貌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
03
深耕“共治”实践,构建和谐社区生态
围绕“大事要事共同商议、矛盾纠纷共同化解、文明风尚共同培育”要求,推动治理效能与文明风尚双提升。一是健全协商议事长效机制。依托“民意亭”“党群微家”阵地,不定期举办“街坊恳谈会”,形成“有事共同商议,问题共同解决”的良好局面。二是打造“江记·珍姐和美调解室”。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整合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室、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等力量,落实“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回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培育社区文明风尚。通过快板、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和亭微课”,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运动会”等主题活动,培育舞蹈队2支、乐队1支、篮球队2支,经常性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社区文明风尚进一步提升。
04
共享“和美”成果,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健全助困帮困服务机制。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清单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助困、助学活动;依托社工站提供兜底服务,代办救助、养老等事务。二是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依托“骑手驿站”,提供休息、充电等暖心服务,定期举办送文化、送清凉等活动;优化门岗登记流程、绘制小区楼栋分布路线等,开放配送“绿色通道”,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三是引导社会资源开放共享。聚焦资源共享,引导辖区邮政公司停车场、“爱心驿站”等公共资源,免费向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引导星苑幼儿园通过预约方式,在节假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活动场所。
接下来,新江街道将坚持以“一核多元共治”为主线,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力量、深耕共治实践、共享和美成果,进一步打造“和亭美社”品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