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数十亩荷田里荷花盛放,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春稻、夏荷、秋葵、冬桑……四季花海成为下屯村文旅业的亮眼名片,而这背后凝聚着村党总支书记阮蔼宜的不懈努力。2020年5月,她放弃闲适的退休生活,毅然挑起村支书重担,带领下屯村实现华丽转身,并在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荣获表现突出个人称号。
摄影:刘国成
实施“三雁”工程 强化人才支撑
阮蔼宜原是源城区纪委常委,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且在下屯村出生长大,在村里素有威望。组织上看中她的综合能力和优势,推荐她当下屯村支书。作为“归雁”和“头雁”,阮蔼宜深知人才支撑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她积极实施“头雁、雏雁、归雁”工程:积极动员村里的大学生回乡就业,推动村“两委”、强村公司等重要岗位配备高学历年轻干部;积极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26岁的阮利政就是202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先是做电脑员,去年的村民选举中他顺利当选为村干部,负责农业、党建、国土、交通等方面的工作。“乡村非常需要大学生,能为家乡的振兴发展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阮利政说。
据介绍,目前下屯村“两委”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有3名,强村公司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有2名,此外还成功吸引34名外出人才回归。这些“归雁”带着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在乡村产业等领域大显身手,成为推动下屯村进步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阮蔼宜还鼓励村干部们学习深造。有不少村“两委”成员原来只有初中学历,在她的支持下考取了成人大专。由此,下屯村形成了新老干部相互交流学习、勇于创先争优的好氛围,可谓头雁、雏雁、归雁“三雁”齐飞,成为下屯村未来发展的关键支撑。
摄影:温思章
推动文旅融合 力促村民增收
下屯村是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阮啸仙的故里,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为做好红色文化传承文章,阮蔼宜带领村“两委”干部经过多番考察后,动员群众把不住的老房子拿出来,进行统一活化利用。去年“五一”期间,由旧民居修缮改建而成的闻啸轩学堂、全国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正式向游客开放,成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下屯村地处东江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景区“东江画廊”区域,生态风景优美,发展文旅产业有着天然优势。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下屯村的“四季花海”远近知名,每年仅春季70余亩格桑花开的时候都会有10余万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在“四季花海”的带动下,“村道经济”也日渐兴旺,村民们在家门口售卖农特产、开农家乐、做民宿。下屯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从2022年的37万余元增至2024年的68万余元。同时,阮啸仙故里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下屯村成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发展体。
但阮蔼宜并不满足,她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她提到,去年3月始,结合桉树林改造,村里引进乡亲打造油茶园,目前油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与周边黄花风铃木连成一片,又成一处新景点。“无动力儿童乐园预计暑假开业,东源县‘百千万工程’人才干部培训基地也可提供1000多个床位。我们就是要让游客来得多、停得住、留得下。”阮蔼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