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所城镇岭后村坚持科学谋划和市场导向,探索建立“党建+光伏+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围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以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为抓手,依托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统筹利用村内停车棚顶、公共建筑屋顶等资源,实施村集体光伏项目建设。

走进岭后村光伏项目现场,只见一排排的光伏板整齐铺开,源源不断地产生“阳光收益”,为该村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金光大道”。村干部介绍,该项目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实现强村富民。
所城镇岭后村党总支书记 吴武战:我们村依托广东省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开展光伏项目采购工作,有序推进项目落地、并网发电,统筹整合好停车棚、卫生站等阵地资源的使用,投入约53万元,成功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光伏发电设施面积约560m²,建设装机总容量约115kW,安装后年均发电量可达138000kwh,采用全额上网模式。

要长远谋划,才能带动群众增收。为进一步提升效益、巩固成果,岭后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以“党建+”工作机制为杠杆,撬动“屋顶经济”发展,提升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所城镇岭后村党总支书记 吴武战:岭后村通过建立“党建+光伏”机制,作为服务“光伏+”产业增收项目的有力抓手,建立收益管理机制、提升资金效益,明确收益分配方式,规定光伏电站的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归村集体。据统计,每年可为各村集体增收超5万元,有效解决了村集体增收困难、经济薄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