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川县,有这样一位政协委员:他既是悬壶济世的中医医师,也是心系民生的履职先锋。扎根基层卫生院近三十年,他用脚步丈量医者仁心,用双手托举起生命的希望,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履职理念化为具体行动,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他就是县政协委员、龙川县贝岭镇卫生院副院长、中医主治医师黄向荣。
一大清早,黄向荣就开启了忙碌的一天。扎根基层乡镇卫生院一线多年,他的诊室总是异常热闹,带着各地口音的患者纷纷向他倾诉着病情,而墙上挂满来自五湖四海的锦旗,表达着患者群众由衷的心声。“我们是朋友介绍从深圳过来的,听说黄医生的医术很好,所以就开车过来了。来了以后,黄医生给我把脉,我还没说出我的问题,黄医生就知道我的问题了,黄医生的医术是很好。”患者朱青英说道。已经是第二次登门的患者饶仕强说:“我原来吃了他开的药有效果,就过来再开多一点药。”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和中医医师黄向荣亲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他始终认为,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他履职的根基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的本职工作让我能直接接触到山区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政协平台则赋予了我推动系统性改善的机会。”县政协委员、贝岭镇卫生院副院长、中医主治医师黄向荣表示。
近三十年的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经历,黄向荣一直在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鼓与呼。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医药的作用,这让他十分欣慰,同时让他更加深刻地明白基层医疗困境的症结所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在偏远山村下乡义诊的时候,当时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村民向我倾诉,他因行动不便无法去医院治疗,而村卫生站缺乏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只能长期依赖止痛药缓解症状。这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山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与基层医疗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县政协委员、贝岭镇卫生院副院长、中医主治医师黄向荣说道。
因此,在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为尽快提高基层中医生的技术水平,黄向荣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让基层从事中医的医生能够学以致用,守护百姓健康。同时通过组织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帮助更多因身体不便出门就诊的山区患者群众,为其提供上门看病及病情跟踪服务。“我的履职规划将围绕‘扎根基层需求,放大中医优势’而展开,作为政协委员,我要敏锐捕捉基层需求,努力将政策、技术、资源引向山区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县政协委员、贝岭镇卫生院副院长、中医主治医师黄向荣说。
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为百姓健康服务建诤言献良策。黄向荣一方面加强中医药领域梳理、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加强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一件件提案的写就都凝聚着黄向荣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了解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与扎实调研。他积极承担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开展下乡义诊、健康宣教、普及基本卫生知识等工作,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人文的医疗服务。“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继续用脚步丈量乡镇,用中医智慧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县政协委员、贝岭镇卫生院副院长、中医主治医师黄向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