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源城区联合东源县、江东新区举办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高级(A证)培训班,115名教师参训。作为常态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源城区教育局近年来以“机制建设、精准干预、师资赋能”为核心,通过五大创新举措构建全链条守护体系,实现72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
01
筑牢机制网:构建“三预”闭环管理体系
印发《源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建立“预警、预防、危机干预”全链条机制,将心理健康作学校年度考核硬指标。每学期初开展全员心理筛查,运用专业量表动态监测,对三级预警学生建立“一生一档”,由班主任、心理教师、校领导分层包联,联合社区志愿者、“三个妈妈”队伍定期跟踪干预。配套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实现“筛查—预警—干预”闭环管理,确保心理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介入。
02
建强师资库:打造“专兼结合”专业队伍
全区72所中小学已配齐45名专职心理教师、247名兼职教师,实现校校有心理教师。通过“区级专项培训+校本全员轮训”体系,2025年已开展普查预警回访、特殊群体干预等专题培训3场,700余人次参训。同时整合卫健专家、社区工作者、专业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组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团队,形成“校内精专+校外协同”的立体化服务网络。
03
织密干预网:家校社协同守护重点群体
针对留守儿童、“三类女童”等重点人群,建立动态帮扶档案,2025年累计干预心理危机学生470余人次。通过家长学校、“走进学生心里”系列微课等载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70余场,覆盖家长15万人次;同步联合卫健、团委等部门开展心理疏导进校园活动,覆盖学生1500余人;依托校外心理辅导站和埔前镇舒心驿站延伸服务触角。
04
创新载体网:五育融合赋能心理成长
全区中小学实施“五育润心”工程:德育铸魂,开展300余场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厚植积极心态;智育启心,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体育强心,保证每日2小时阳光运动,通过足球、篮球联赛锤炼意志;美育润心,举办艺术节、书画展提升自信心;劳动健心,制定劳动清单培养抗压能力,实现“五育”与心理教育深度融合。
05
夯实保障网:标准化建设强化督导
建成“区—校”二级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实现72所学校动态监测全覆盖;推进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明确功能分区、设备配置等12项指标,筑牢硬件支撑。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采取“四不两直”督导机制,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目前,源城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显著提升,校园心理氛围持续优化,教师专业能力大幅增强,家校社协同机制更加完善。区教育局表示,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心理防护墙”。